-
09
2024-08
文汇报——“以热逼寒”,三伏天冬病夏治正当时
文汇报2024年8月9日 APP原文链接https://m.whb.cn/videoDetail/943481正值立秋时节,也是“三伏最热阶段”。今年的三伏天超长待机,共计40天。眼下正是“以热逼寒”的养生好时机。上海各大医院尤其是颇具中医特色的医院,不少市民选择通过传统中医“冬病夏治”治疗旧疾、固本培元,各类冬病夏治项目火爆,有医院的诊疗量比以往增长80%。早上9点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敷贴诊区里, 小朋友们一排排趴在治疗床上进行敷贴治疗。... -
31
2024-07
新民晚报——“外科手术中的珠峰”,家门口就能动,术后两天古稀阿婆就能下床了
新民晚报2024年7月31日 手机网页作者:郜阳原文链接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705485.html航头镇居民屠阿婆已过古稀之年,过着含饴弄孙的生活。然而,7月初的一份检查报告打破了这份平静的美好。由于近半年出现口干口苦、腹部饱胀不适,屠阿婆来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就诊,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胰腺头部及颈部各有一个直径4.0厘米和3.2厘米的肿瘤。一家人惊慌失措,找到普外二科主任戚大川寻求帮助。将屠阿婆收治入院后,... -
26
2024-07
文汇报——沪藏“医”线牵 | 张朋:中西医结合提升肿瘤诊治水平
文汇报2024年7月26日 网页原文链接张朋,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援藏任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去年7月,援藏的接力棒交到了张朋手中。在他看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在上海多年来的对口支援下,硬件条件及医疗水平、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不过,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以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为例,近年来,科室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与发展,但肿瘤亚专科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 -
17
2024-07
中国中医药报——74家医院加入国家中医重症医学优势专科联盟!看生死一线,中医药如何挽狂澜?
2024年7月17日中国中医药报原文链接“中医药使用率100%”“零死亡”“零感染”“零投诉”“抗生素应用最低”这是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在雷神山医院C5病区的“战果”。在西医没有特效药物的情况下,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发挥了其巨大的优势,在抗击疫情中闪闪“发光“。为了擦亮这块“瑰宝”,发挥中医药在急危重症的作用,提升国家急危重症医疗水平,“大手拉小手”... -
05
2024-07
文汇报——上海龙华医院6月以来接诊毒蛇咬伤13例,有危重患者跨省5小时抵沪获救
文汇报2024年7月5日网页原文链接毒蛇咬伤虽少见,但依然需要警惕。记者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最新获悉,6月以来,门急诊接诊毒蛇咬伤13例,其中住院5例;另有各类虫咬伤80例。医生告诉记者,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据统计,每年我国毒蛇咬伤患者达数十万人之多,死亡率在5%-10%,致残率为25%-30%。如果延误救治,后果不堪设想。中西医结合可显著提高毒蛇咬伤患者临床救治疗效,减轻脏器损伤,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
28
2024-06
中国中医药报——陈跃来:使命在肩 任重道远
中国中医药报2024年6月28日原文链接陈跃来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2020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2022年获评为上海市名中医。他长期从事针灸学理论的传承和创新研究,尤其擅长泌尿生殖疾病临床及基础研究,围绕泌尿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建立系列针灸适宜技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他在学术上承上启下,在教学上精心施教,同时积极开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研究,为政府建言献策,... -
16
2024-06
文汇报——克罗恩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龙华医院海派中医研发院内制剂已在临床应用
克罗恩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龙华医院海派中医研发院内制剂已在临床应用文汇报 2024年6月16日 网页原文链接正在上海召开的第25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全国各地肛肠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赴会。会上传来消息,克罗恩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海派中医外科团队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给患者带来新希望。本次学术会议为期三天,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承办,... -
12
2024-06
文汇报——82岁老人肚大如怀孕,“发福”实为巨大肿物,医生提醒老人要做这类体检
文汇报 2024年6月12日 网页原文链接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35811年纪大了,肚子大了,别想当然认为这是正常的。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成功为一位82岁的老人摘除了直径约31厘米、含26斤囊液的巨大盆腔肿物,为老人家“减负”了。李奶奶(化姓)两年前就觉得自己的肚子好像变大了,但没有太多在意,更没到医院检查,直至一周前,她出现了严重的行动不便,还有呼吸不畅的情况,这才联系家人送医。这一查,不仅是老人和家人吓了一跳,... -
11
2024-06
上观新闻——耄耋老人“发福”竟是盆腔巨大肿块,专家提醒中老年妇女定期体检及时筛查
上观新闻2024年6月11日 网页原文链接耄耋老人“发福”竟是巨大肿物。近日,龙华医院妇科成功为82岁高龄女患者摘除了直径约31厘米,含26斤囊液的巨大盆腔肿物,为生命减负,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李奶奶已康复出院。李奶奶自两年前就觉得自己肚子好像变大了,直至一周前,出现严重行动不便,偶有呼吸不畅后,才联系自己家人至我院就诊。这一查,家属与医护人员都大吃一惊。盆腔核磁共振提示:李奶奶肚子里有一个大小约31厘米左右的巨大囊性占位,... -
09
2024-05
中国中医药报——中西医协同帮扶造福基层肿瘤患者
中国中医药报 2024年5月9日2版原文链接近日,长三角经济带中西医肿瘤防治与专科人才培养项目在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正式启动。项目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造福基层肿瘤患者”为宗旨,“造血”式推进上海—江苏两地医疗精准帮扶。何为“造血”式帮扶?主要帮扶什么?作为长三角经济带中西医肿瘤防治与专科人才培养项目之一,国家(华东)区域中医肿瘤诊疗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做了大量工作。该院肿瘤学科党总支书记李和根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