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
2025年7月25日 网页
作者: 刘轶琳
原文链接
https://nw.eastday.com/bjzx/20250725/6060d896443b45ba81da761fb5d38fb5.html
盛夏时节,阳气最旺,中医“治未病”理念正迎来季节性新探索。记者日前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获悉,依托中医“冬病夏治”的古老智慧,该院在多个领域展开创新实践,为患者抵御秋冬病痛提前筑起“夏日堤坝”。
夏季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是一年中难得的舒适期。肢体不再那么僵硬,颤抖也似乎缓和了些。随着气温转凉,帕金森病的阴影会陡然加重——肢体僵直,震颤加剧,“冻结步态”也会频繁出现。img
不仅如此,那些常被忽视的“非运动症状”同样在秋冬肆虐:超过九成的患者饱受严重便秘之苦;肌张力增高带来的疼痛日夜纠缠。更令人忧心的还有情绪与睡眠的崩塌:约六成患者因多巴胺缺失深陷抑郁的“泥沼”;而高达八成的睡眠障碍患者,不仅饱受失眠困扰,还会说梦话、大喊大叫甚至踢打,或是白天难以抵挡的嗜睡,陷入恶性循环。
如何为患者筑起抵御秋冬风暴的堤坝?“冬病夏治”成为中医智慧的突破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叶青强调,帕金森病的冬病夏治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常规的“补阳”思路,帕金森患者多为肝肾阴虚体质,过度温补如艾灸反而会耗损阴液,适得其反。因此,该院脑病科策略是“针药推”结合,并创新性地引入“香薰疗法”,形成一套夏季专属的能量储备方案。
叶青说,夏季处方以补益脾气的黄芪、党参、白术为主轴,旨在强健“后天之本”,实现“夏收冬藏”。这如同为身体在丰饶季节储蓄能量,许多患者反馈,经过夏季调理,即使冬季暂停中药,状态也相对平稳。针灸则能迅速缓解僵直,对震颤也有改善。推拿疗法不仅舒缓肌肉、改善步态,还可以抚平焦虑,常有愁眉苦脸的患者在按摩后安然入睡,回家后睡眠质量也提升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最具特色的香薰疗法是该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的结晶。专用中药精油在治疗室内的使用,可以让患者在针灸推拿的一个多小时内,同时享受着芳香分子的疗愈。患者还可以将香薰机回家,每日晨间使用一小时,夜晚使用两小时,持续获得疗效。“不少患者回来说,现在白天嗜睡有减轻,夜间躁动减少,便秘也有所缓解了。”叶青说。
叶青还表示,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可尝试纯中药延缓进展,推迟西药启用;疾病中期,中西结合重在“增效减毒”,减轻西药副作用;到了晚期,中药配合针灸,则聚焦于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排尿困难等棘手问题,提升生存尊严。近三十年的实践积累证实,早期介入、长期坚持中药调理的患者,疾病进展往往更为缓慢。
为了让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家中也能持续获益,团队还研发了“易筋经二十式”功法视频教程,方便患者居家锻炼。疗效评估则借助可穿戴步态分析系统和AI技术,结合睡眠监测,力求客观科学。
叶青说:“冬病夏治,本质是为帕金森患者的身体在夏天建一座‘能量站’。我们通过调阴阳、补脾气、疏经络,助其在秋冬的‘蛰伏期’也能维持更好的生命状态。这不仅是对抗症状的季节性起伏,更是中医对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进程的积极探索。”
与此同时,今年夏天,龙华医院脾胃病一科也首次针对秋季易腹泻人群开展“冬病夏治”。
记者了解到,脾胃病为讲究“三分治七分养”,脾主长夏,三伏正属长夏时节,可以利用三伏这一时段调理脾胃,去除体内陈寒痼冷,恢复阴阳平衡,此时节,尤其适合采用内服+外治方法综合调理脾胃。
什么样人群适合呢?据脾胃病一科副主任医师卞慧介绍,对于慢性腹泻、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经医师辨证属于虚寒病证者均适宜,如受凉或饮冷后症易作或有加重,素体怕冷者,腹部喜温喜按,泛吐清水等,另长期处于低温环境、喜食海鲜冷饮人群亦可适用,可以采用辨证口服煎药,联合外用如“穴位贴敷”、“艾灸”、“中药热奄包”等治疗以助固护阳气、温经散寒、调理脾胃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