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用药
2025年6月17日 网页
https://mp.weixin.qq.com/s/mwn1F1MI8_6Ju7VC0wxxhQ
有言道:“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像是人体提纯食物的精密仪器,如果脾胃出了问题,脾胃功能不佳,机体营养供给不上,就会带来多种健康问题。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一定要把各种脾胃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林江,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消化心身联盟上海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或参与各级课题近20项,发表核心期刊和SCI论文10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等。
“平凡”故事,掩藏济世情怀
“我之所以对医学产生兴趣,主要还是受家庭背景的影响。我的几个长辈都是从事医学工作的,在各自领域都颇有建树,从小听他们讨论工作时发生的事情,每每听到用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就觉得医学很神奇,于是逐渐对从医产生了兴趣。”林江主任笑着说。之后选择脾胃病则是机缘巧合,林江主任在选择自己研究生方向的时候,一早便打定主意要读临床医学方向,而自己又喜欢内科学,恰逢全国名中医脾胃病专家蔡淦教授当时正在招生,于是他师从蔡淦教授,一头扎进中医脾胃病领域中。
脾胃病的历史变迁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脾胃被认为是后天之本,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我们出生之后,五脏六腑的营养供给都要依靠脾胃。如果脾胃运化功能长期不良,就会影响到各个脏腑的功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不过,现在大众易得的脾胃病,和古时记载的,甚至和三四十年前的已有很大不同。”林江主任介绍道。在古代或战争动乱年代,由于食物短缺、精神紧张、卫生条件差等因素,消化性溃疡、细菌性痢疾等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而在三四十年前,由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故相关的胃炎、消化性溃疡比较多见;到了现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持续下降,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但功能性胃肠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和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的发生率逐渐增多,这可能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
现代人常见的三种脾胃问题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明明无器质性病变,胃镜检查也没有明显异常,但就是觉得胃部不适,时常有胃胀、胃痛、嗳气、反酸、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同时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那为什么会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呢?从中医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脾胃运化失调,脾失健运,不能把胃所受纳的食物消化,导致食物滞留于胃中,引起胃胀胃痛。中医认为胃气以降为和,以通为用,胃气不能下降则上逆,可引起嗳气、反酸、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林江主任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总结了治疗方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我们在临床上碰到不少,既有年纪大,也有年纪轻的。中老年人以脾胃虚弱多见,多采用健脾胃法治疗,年轻人多以饮食不节所致,多采用消导助运法(消除食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治疗。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均可因情志不畅引发消化不良,对此可采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主要发生在直肠和大肠部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很多患者可能一听到“自身免疫性疾病”这几个字就慌了神,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无法治疗。虽然目前医学尚无法彻底治愈溃疡性结肠炎,但已能很好地控制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使之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林江主任介绍道:“溃疡性结肠炎符合中医古籍中对‘久痢’或‘休息痢’的症状描述,但直到20世纪初,该病才和细菌性痢疾区分开。‘久痢’是指其病程持久,‘休息痢’是指其具有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溃疡性结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的临床症状十分相似,故现代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常常从古代医籍中按治疗痢疾的方剂去寻找有效的方剂。如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桃花汤、芍药汤等,都是古人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能改善患者的腹痛、腹泻、脓血便等症状。研究发现,这些古方对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它们可以通过多靶点来调节异常的免疫反应,抑制肠道炎症,促进受损肠道黏膜的修复,起到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现代中医在这些古方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如我院脾胃病科就研制了治疗溃疡性结直肠炎的栓剂和灌肠液,获得了西医同道的认可和好评。”林江主任表示。萎缩性胃炎:我们都知道,萎缩性胃炎被视为胃癌前病变。很多患者一看到胃镜报告上“萎缩”和“肠化”这几个字就焦虑不安,担心下一步就会发展为胃癌。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担忧。胃黏膜萎缩其实也是一种老年退行性改变,就像人年老时头发变白和皮肤上出现老年斑一样。就萎缩性胃炎而言,胃镜随访比药物治疗更重要。对于老年人出现局限于胃窦的轻度萎缩伴或不伴肠化,可以酌情进行胃镜随访;对于波及胃体的中度萎缩性胃炎,可以两年左右随访一次胃镜;对于重度萎缩伴或不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需要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如果年龄大于45岁,即使只是轻度萎缩,也建议每2~3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什么药可以治疗萎缩性胃炎呢?林江主任遗憾地表示:“目前为止并没有公认的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因此,应对萎缩性胃炎,首先要少食腌制煎炸食物和戒烟,其次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胃镜随访,最后酌情用药来改善症状或控制病情的发展。想要脾胃健康,日常养护必不可少。养护脾胃并非一朝一夕的工作,林江主任建议,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有节、三餐定时,才是保证脾胃健康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