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血透导管失效残留心脏 患者反复感染 龙华医院团队“破鞘”解决病痛

发布日期:2024-12-26 浏览次数:

新民晚报  20241226  APP

记者:郜阳

原文链接

https://wap.xinmin.cn/content/32799200.html


“太感谢你们了,帮我把这根扎心的管子拔掉了!”日前,69岁的罗大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帮助下,拔除了留在体内长达11年的长期血透管。

罗大妈是一位“透析龄”近20年的尿毒症血透患者,11年前因右手内瘘失功,当地医院给她留置了右颈内静脉长期血透管继续透析。然而一年前,导管出现流量不佳,无法达到充分透析的要求。当地医院碍于导管留置时间长,换管难度高,便又给她留置了一根右股静脉的长期血透管血透,而右颈的导管仍留着。

不幸的是,罗大妈右颈导管出现反复感染。2个月前,当地医生使用常规术式发现拔管困难,用上球囊辅助扩张的方法后仍然拔管失败,只好将导管残端结扎留在体外。在病友的介绍下,罗大妈来到龙华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娅雪的门诊寻求帮助。

“患者长期导管残端外露,皮肤已有感染迹象。而导管感染会有致命危险。”施娅雪表示。

血管外科团队对这一病例高度重视,为患者展开了全面的心超、静脉造影、CT等术前评估,排除导管尖端赘生物粘连后,分析认为罗大妈的导管难以拔除是因为其表面被一种叫“纤维鞘”的物质覆盖包裹,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纤维鞘会从逐渐从导管与静脉血管壁的接触点蔓延至全管壁,导致导管与血管粘连;且患者长透析龄、钙磷代谢异常,纤维鞘上会附着散在砂砾样钙化点,使导管拔除过程中与周围组织间的阻力增加。

“常规拔管切口在cuff的位置,游离cuff后拔管,但切口与导管进入血管的位置尚有距离,无法充分游离纤维鞘,加上导管在皮下的弧形走形,向外拉拽导管时力量不足,最终导致拔管困难。”施娅雪告诉记者。

据介绍,拔管还存在的风险在于,导管尖端往往位于心房或进入心房前的大静脉-上腔静脉里,导管尖端如果和血管粘连,暴力拔管可能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术前,团队落实了出现意外的各种对策、手术操作步骤、细节,胸外科应急预案等,并与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主刀的鲍雪东医师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在导管近颈内静脉入口处切开皮肤,充分游离纤维鞘,仅用时10分钟就让这根导管破鞘而出,顺利拔除了留在罗大妈体内长达11年之久的导管,无并发症发生。

记者获悉,考虑到罗大妈目前使用的右股静脉长期血透管并非最佳的通路选择,后续还可能面临感染、流量不佳、血栓甚至中心静脉闭塞等问题,龙华血管外科团队接下来将为她重新制定血透通路的规划,排除感染后尝试建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重新搭建起血透通路的生命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