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
2020年3月20日
记者:顾金华
原文链接

在病房里,92岁的患者老爷爷说的湖北家乡话,她听不懂;但只要她每次说到“爷爷,加油!”,老爷爷都会点点头。在武汉雷神山医院C5病区有着来自龙华医院的22名护理姐妹,其中年龄最小的是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龙华医院神经内科“95后”护士刘晟宏。在这场战疫中,年轻女孩身上早已看不到“娇娇”二字,更多的是一份勇敢和坚强。
“95后”女孩身上找不到“娇娇”二字
龙华医院神经内科陆蓓蓓是刘晟宏同科室的同事,早在大年夜就随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赶赴武汉救助患者,这对她的触动很大。“舍小家为大家,深深打动了我,这是医护人员应有的信念。”当看到医院发出的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招募通知时,刘晟宏坚决地报了名。
不过,在父母眼里,刘晟宏始终还是个孩子。报名的时候她没有告诉家人,待出征名单公布时,她才把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惊讶之余却发现女儿真的长大了。
虽然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一员,从飞机落地起,刘晟宏就和哥哥姐姐们一同在战场上拼搏。搬运物资、整理病区、护理患者、照顾患者生活起居……样样都认真完成。不过偶尔也会担心,因为年纪小害怕拖团队后腿而分外努力,力争把每一项任务做实做好。
“这个‘95后’小姑娘给我的印象真的很深刻,她在团队中年纪最小,身上却看不到‘娇娇’二字”。龙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雷神山医院C5病区护士长陆巍说。
爱笑的小姑娘给老人带来无限温暖
在雷神山医院C5病区工作一个多月了,刘晟宏总是努力给患者带去积极向上的力量。
刘晟宏负责的床位上有一位92岁的高龄患者,每次给他做治疗和护理时,刘晟宏就鼓励老爷爷,给他加油打气。爷爷说的家乡话刘晟宏听不懂,但只要说到“爷爷,加油!”,他都会点点头。每次看到刘晟宏的笑容,老爷爷也会跟着微笑起来,这给了刘晟宏很大的信心与动力。
刘晟宏说,看着老爷爷的病情有所好转,她会跟着很开心,她坚信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爷爷一定会痊愈出院的。
病房还有一位阿婆,生活不能自理。刘晟宏经常给她喂饭喂药。每次喂饭,阿婆都很配合,但一喂药她就很快吐出来。刘晟宏考虑到阿婆不喜欢吃药,便把药磨碎混在饭里一口口让她服用,慢慢的,阿婆的病情也一天天地好转起来。
不服输的犟劲电话里总是让父母宽心
刘晟宏本就有腰疾,加上不低的工作量,有一次在给一位上呼吸机的患者换完床单被套后,让她的腰疾又犯了。但是下班回到宿舍,刘晟宏才感觉到竟然连翻身都特别困难。她绑好腰托、贴上磁疗贴,强迫自己提早休息,只希望腰痛能快点缓解,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
可是,第二天下午,刘晟宏穿好防护服正准备开始新的一天工作,没想到刚进舱10分钟衣服就被刮破了,只好重新来换,这个穿脱的过程让她无比痛苦。
换好衣服再次进舱,刘晟宏给自己打气“坚持,再坚持一下!”当她坚持着完成当天的工作,脱下防护服时腰托已湿透。下班后的她想和父母打个电话却还是放下了,怕父母担心。在电话中,刘晟宏永远会和父母说,“我很好,在这里一切都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