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观察
2020年3月10日
作者:黄兴
原文链接

头图:张惠勇主任(左一)正在查看患者数据
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有这样一个“上海天团”,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张惠勇正是核心成员之一。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有无数医学专家、医护人员勇敢担当,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担起救治生命的重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张惠勇,作为上海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成员,工作在治疗第一线,参与危重病人会诊,指导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指定,参与制定上海新冠肺炎中医治疗方案。作为新冠肺炎“上海方案”咨询专家,他用“最强大脑”,拯救了一批又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帮助他们远离病毒的威胁,恢复健康身体。
深夜会诊已成家常便饭
每天早上9:00,张惠勇来到电脑前,开始翻看患者的化验报告,药敏试验、血液常规、淋巴细胞抗体情况、CT影像学资料……他在为1小时后的专家组会诊做准备。

驻扎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专家组被坊间戏称为“上海天团”,这个团队有两大特点:第一,汇聚了上海各大医院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专家,个个是“大牌”;第二,他们有时“清醒”、时而又会“犯迷糊”。当问起今天是几月几日这样简答的问题,他们往往一下子回答不上来。但是一说起患者的病情、检测数据,他们总能如数家珍。
10:30,在会议室里,各个病区开始交班、查房。一场关于危重症患者治疗方案的讨论即将开始。看着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数据以及图片影像,张惠勇沉思着。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药物使用,整体的治疗方案和原则又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脑中的思绪不断翻涌。
“我们每天商量,怎么让病人从A3病房(危重症病房)转移到A1病房(轻症病房)中去。”作为“上海天团”中的核心成员,张惠勇每次都要精神高度集中地投入这场“头脑风暴”。“我们这里汇聚了上海最强的医疗力量,每个专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所以每次(讨论)花费的时间都很长,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一场专家会诊往往要讨论到中午12点。
中午简单地休息一下,下午3时左右又是一轮查房、讨论。“每天差不多都是在一波波数据分析和一套套方案的讨论中度过,感觉时间过的特别快。”张惠勇笑称自己要被信息的海洋淹没。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及时获取数据,他很少使用手机通话功能。“来了公卫中心后,很少打电话,还是看文字和图片快。”少接一通电话的时间,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可以多看一位患者的数据。
即使到了晚上,张惠勇还是无法停下工作的脚步。凌晨一点,专家组交流群里传来信息提示音,一位危重症患者病情出现恶化。这位患者血压不稳,心率较快。在上午的治疗过程中,专家组谈论后,调整了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但直到晚上病情仍未得到明显的缓解。就在刚刚,病人病情突然发生了恶化。“瑞金医院的毛(恩强)主任,还有我们的张主任,大家一起讨论这个病人的抢救方案,进行协商沟通。”经过数小时的讨论施救,病人转危为安。24小时待机,24小时值守。
“最忙的时候每天要接收上百条微信通知;最累的时候,在公卫中心连续驻扎了2周。”张惠勇告诉记者。
他是传染病治疗界的“老兵”
在治疗传染病领域,张惠勇更喜欢用“老兵”来称呼自己。早在2003年抗击SARS病毒时张惠勇就与公卫中心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还在水电路,我作为治疗组成员进入公卫中心治疗SARS,一待就是3个月。”
转眼到了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蔓延,张惠勇再次作为专家组成员来到公卫中心。而在2020年,老兵张惠勇又一次走到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
三次战役,在张惠勇看来,虽有不同,却又相似。同样是呼吸道传播,同样是病毒感染。但在病情救治过程中,却又千差万别。
张惠勇直言,这一次遇到的是一种全新疾病,“古医书上没有记载。”
中医实现治疗过程全程参与
新的疾病,也是新挑战。“我们参考了古代中医对传染病防治的一些方法、心得和体会。在吸取经验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和发展。这样才能够让我们治疗方案更加贴近现实,符合现实,也能体现出我们的时代感。”他将中医古法灵活运用在新疾病治疗过程中。
事实同样证明,在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惠勇表示,一些轻症患者,通过中医为主的治疗,一般在5-7天便能康复出院。重症患者则能够减少向危重症的转变。对危重症患者,通过中西医协同治疗,降低了死亡率。
“这些病人长期卧床,整个胃肠道功能非常差。通过中医中药,能够帮助患者做好肠道管理,以通便的方法来加快排毒,促进病人的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重症病人转归为轻症病人,也有助于危重患者病情的控制。”张惠勇对于中医的治疗功效很乐观,“后续还有一个脏器功能恢复期,中医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在整个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治疗效果明显,并且实现了治疗过程全程参与。”
在多次磨合中诞生“上海方案”
3月1日,《中华传染病杂志》在线出版了题为《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作者署名为“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病临床救治专家组”。这套被成为新冠肺炎的“上海方案”备受关注。张惠勇作为中医治疗组成员,也是其中的咨询专家之一。
张惠勇透露,关于新冠肺炎的“上海方案”实际上已是数易其稿。早在去年年底就成立了专家组,他也是专家组的一员。根据新冠肺炎的发展,结合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各个领域专家的治疗经验,上海的“最强天团”多次开会,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了这样一个方案。
他一直用“耿直”形容专家组成员,“大家有什么观点、想法直接说出来。哪怕讨论时争得比较激烈,会后还是朋友般相处。”对于这套精心编写的方案,张惠勇很严谨地表示,这个方案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必须在临床过程当中不断地修正,要根据病房里的实际情况,根据病人疾病发展的情况,来修改提升方案的治疗水平,这样对疾病的控制,对病人健康的恢复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张惠勇还透露,当新冠肺炎疫情总体上得到控制后,他所率领的团队还要申报相关的课题,来证实中医中药在“扶正”和“杀虫”这两个治疗的原则之下,如何筛选有效的方剂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的药物。
抗击新冠肺炎的征程尚未结束,如今,张惠勇依然坚守在公卫中心的指挥调度室前。多日确诊病例零增长,治愈出院病例数已过90%,两项数据让张惠勇倍感欣慰。“只愿这里的病人越来越少,疫情早日结束。”
又是一阵消息提示音,该会诊了。张惠勇走进会议室,春天已经到了,战”疫“胜利还会远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