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雷神山日记:期待我们凯旋的那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发布日期:2023-04-09 浏览次数:

中国新闻网

2020年3月3日 作者:郭晓燕

原文链接

2月15日出发这一天的场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一大早接到我们肺病科主任张惠勇以及医务处处长沈亮的电话,通知我中午12点至医院紧急集合,作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成员,下午出发赶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参加支援。接到电话的一瞬间,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此前已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院的援助武汉抗疫的倡议。医院能派我去,是相信我、信任我,我作为龙华医院肺病科的代表之一,深感光荣。

龙华医院肺病科历来是一个战疫的“英雄”科室,从2003年的抗击非典疫情,到2013年抗击H7N9疫情,再到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都能看到肺病科“英雄们”的身影,如邵长荣教授、张惠勇主任、薛鸿浩副主任、甄暐护士长等,此次我赴武汉抗疫定当不辱使命。

医院对我们此行非常重视,为我们准备了充足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欢送仪式上,肖臻院长和刘胜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奔赴一线的医疗队吃了颗定心丸,我们在前方一线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方龙华医院全院会给我们强大的支持。

晚上9点我们到达天河机场,武汉当天下了雪,室外零下4-5度。一出舱门,感觉到嗖嗖的冷风,心里不禁为武汉的患者担心。走过空荡寂静的机场长廊,我们听到了来自武汉人民的声音,“谢谢你们”“武汉人民感谢你们”“谢谢你们的帮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是机场的工作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在出口列队迎接我们,心里不禁一阵感动。乘坐大巴,行驶在武汉的街道上,透过车窗,依然可以看到通透而绚烂的灯火,由于疫情的原因,一路上看不到几辆车,更看不到一个行人,真希望这座省会城市能够早点恢复往日的繁华喧闹。

转眼间来到武汉已经半个月多了,我们龙华医院与市中医院共同接管了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在正式接诊前,进行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大家都清楚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人员的防护一定要到位。接下来的病区整理,都是由我们队员亲自动手完成,亲自动手领取、搬运医疗物资、整理医护防护用品、整理病房患者用品,逐个房间检查设备、查看房间是否漏水、负压表是否正常工作等,医生和护理团队配合地都很默契。

2月20日下午2点,我们正式接收了第一批41名新冠肺炎患者,医疗队里由副高以上医生带2名主治医生分组开展救治工作。查房时我感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乐观,但也有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有一位47岁的女性患者,她流着眼泪和我说:“医生,我的病重不重?我丈夫也得了这个病,住院10天,人就没了,希望你能救救我,我还有一个女儿,她也是学医的,和你们一样”“医生,我吃过抗病毒药了,好像没效,还有什么药么”,我耐心地回答,并不停安抚她的情绪,使她能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对抗疾病,争取早日康复。经过近一周的中西医综合治疗,她的病情明显改善。

从刚开始的陌生,到逐渐适应了驻地宾馆到雷神山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周围有同事的相伴,但出于防护安全的需要,大家各住一个房间,有事见面也只能戴好口罩、相隔一米交谈,我们都打趣地说“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在这期间,院部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前方补给,包括各种生活和防护物资,知道武汉冷,特地为我们准备了羽绒服、羽绒被,使我们倍感温暖。

这次来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来到武汉后,家里的一切事情都交由妻子倪爽来打理,包括照顾淘气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她是龙华医院妇科的一名医生,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出发当天亲自为我收拾行李,送我出发。儿子出发时还特地为我准备了火腿肠,说爸爸在武汉万一没有吃的,可以吃它。爸妈对我的工作也非常支持:“你在武汉好好干,不用担心家里,我们会照顾好自己”。我是一名医生,我也是一个丈夫,爸爸,儿子。这场疫情,牵动了太多人的心,希望在各方努力下,我们能早点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我们回归正常的生活,期待我们凯旋的那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