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抗疫日记丨到武汉一个月,我在金银潭医院的樱花树上看到了花骨朵

发布日期:2023-04-09 浏览次数:

澎湃新闻

2020年2月23日

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原文链接

【按】

“十年的护理生涯,也曾被误解,也曾内心挣扎过。但是,这场疫情又点燃了年少时对这份专业的热爱,曾经在宣誓时的热血澎湃,曾经在戴上燕尾帽时的骄傲自豪!”

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我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陆蓓蓓,在除夕夜与同事甄暐、张怡青一起驰援武汉已经一个月了,面对疫情,她们没有抱怨、不诉委屈,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故事。

【前线日记】

文丨陆蓓蓓(龙华医院主管护师、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我在学生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科里唯一的一名护士党员,最早是在支部群里看到了支援的报名表,也没多想就直接报了名。回想起03年非典那时正在读书,当时看到白衣天使上战场,各种艰苦奋战也是热血澎湃;08年汶川地震时正在实习,算是半个白衣天使,听说科室的带教老师去前线的时候因为飞机没有合适的降落地点还勇敢地跳了一次伞,对他佩服不已。现在,我也成为了白衣战士中的一员,在这场战疫中,我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就是不忘自己的初心,致敬那些用行动诠释这份职业意义的前辈们。

舍小家才能为大家

报好名的第二天是除夕,刚从单位下班就接到通知说当晚就走,白天匆匆从老家赶回上海的老公还在给我盛饭,听我一说,马上放下手中的饭碗,开始帮我打包行李。一阵手忙脚乱,塞到行李箱再也关不上了他才罢手,嘴里还一直说着总觉得少带了什么,可突然之间没声音了。我抬头看了看他,“你可千万别哭啊,大男人流啥眼泪呀”。老公只能哭笑不得,犹豫着说“爸妈那边怎么说”“等上了飞机再说吧,现在还有一堆的事情呢。其实我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和他们说,他们还在老家带着儿子,还一直问我今年回不回家过年……”当时我想这个时候,不能牵挂太多,舍小家才能为大家,他们会理解的。

与好姐妹共赴战场

在飞机即将起飞前才匆匆回复无数条信息。其中一条来自我的好同学好闺蜜,得知她也报了名,即将与我并肩奋战。十年前,我们还是两个懵懂少女,天天喊着减肥计划,在学校的操场上跑着步,吐槽着专业的限制,憧憬着未来的职业生涯。毕业了,两人最终还是没有舍得放下苦读了五年的专业。她留在南京,我来到了离家更近的上海,开始了护理人的生涯。

拥有正能量继续前行

在这场战疫中,难免要面对生离死别,当歪歪扭扭写出武汉加油的老汉的病床变得空无一人时,内心也曾伤心过。在大多数普通人眼里那些每天跳动的统计数字,在我眼里却都是鲜活的生命,那种逝去的挫败感有时也会让我感到沮丧。不过,让人高兴和振奋的是,在大家的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好转,在慢慢恢复。我负责的床位上有位得了糖尿病的男孩一直管不住嘴,偷吃蛋糕被我一顿“训话”后乖乖听话的样子让我能忘掉那些我无能为力的事,重新燃起斗志。

多年的护理经验告诉我,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患者痊愈。在援鄂医疗队第六党支部的会议上,我写了一封给患者的信,希望患者们能理性乐观的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也通过这个写信的过程鼓舞自己,使自己调整心态,稳定情绪,转身投入新的战斗。

今天路过金银潭医院的樱花林,看到樱花树上冒出了小小的花骨朵。科室里95年的小妹妹刘晟宏护士也在最近随大部队来到武汉雷神山医院支援了,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加入了援鄂的队伍,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去战斗。

看新闻说,上海已入春,冬天再漫长,也终会过去!武大的樱花很美,顾村公园的樱花也是一大风景。我和小伙伴们约定好,等疫散花开时,一起去赏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