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0-11-22 浏览次数:

转自文汇报

2020年11月22日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科 何泽慧 林江

原文链接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主要通过口-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从口腔进入后定植于胃型上皮,机体难以自发清除,从而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我国目前的Hp感染率为40%-60%,呈较高的感染率。

感染了Hp,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嗳气、反酸、食欲减退、口臭、胃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目前,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试验、胃镜活组织病理和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等,都可以检测是否感染Hp。其中最常用的是呼气试验,分为C13和C14两种。需要注意的是,在做检查前2周内不能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4周内不能使用抗生素、铋剂,否则可能造成假阴性结果。

研究证实一旦感染Hp,不经治疗难以自愈。建议感染Hp后至医院消化科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Hp治疗。

目前,国内共识推荐四联抗Hp治疗,推荐了7种经验性根除Hp治疗方案。研究证明,这些方案治疗10-14天,Hp根除率>90%;将疗程延长至14天可一定程度上提升Hp根除率。要知道的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苦、黑便、舌头发黑、口腔异味、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一般停药症状即可消失。

Hp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因此,为了防止感染Hp,生活中要注意用餐卫生,用餐建议使用公筷;避免口对口喂食。

大部分人对Hp的担忧,是担心它与其他严重疾病的关系。研究发现,Hp感染患者中有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Hp相关性消化不良,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MALT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或并发症,但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即Hp胃炎。

具体来说,感染Hp与胃癌有何关系呢?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研究显示,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74岁以上、且感染Hp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已获得公认。

Hp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众多证据表明,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风险。因此,Hp感染是目前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根除Hp应成为胃癌的一级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