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肿瘤科刘苓霜研究团队长期致力扶正治癌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扬,探索扶正为主防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复发转移是其主要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团队聚焦IIIA期NSCLC这一复发转移风险高的人群开展了系列研究,此次报道基于真实世界数据,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了扶正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在预防III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中的确切疗效,2025年8月29日,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Chinese Medicine》(IF=5.7),为中医药在肺癌辅助治疗中的推广运用再添有力的循证依据。该研究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同道的大力支持。

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龙华医院肿瘤科长期以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为指导,运用“扶正为主、病证结合”的治疗方法在肺癌各阶段治疗中疗效明显。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其中III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如何延缓复发转移,改善该人群预后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以中西医结合为代表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已然成为我国肿瘤治疗的特色,中医药治疗也在肺癌辅助治疗的真实世界中普遍应用,探索肺癌根治术后合理、有效、可及性高的辅助治疗综合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该项目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至2022年间接受辅助化(放)疗的IIIA期NSCLC术后患者700例,以中医药治疗作为暴露因素,分析了扶正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对III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暴露组的无病生存期(DFS)优于非暴露组(32.0个月vs.17.0个月,p<0.001),暴露组1年、2年、3年DFS率优于非暴露组(78% vs.63%,56% vs.38%,44% vs.24%,p<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扶正为主的中医药治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42%(HR=0.58,p<0.001)。N2亚组显示,接受放疗的患者较未接受放疗的患者DFS未得以延长;接受中医药治疗的化(放)疗患者较未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DFS得以延长(p<0.001)。年龄大于65岁亚组分析显示,暴露组的DFS优于非暴露组(34.7个月vs.18.3个月,p=0.005)。该研究证实了扶正为主的中医药治疗在预防III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中的明显疗效和应用价值。

Fig. 1 A Flowchart of this study. B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s before and after PSM. 0 means the non-exposed Group; 1 means the exposed group

Fig. 2 A Kaplan–Meier analysis of DFS in the exposed and non-exposed groups.
近十年来,龙华医院肿瘤科刘苓霜研究团队主持和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卫健委等课题。前期,中医综合规范化方案预防IB-IIIA期NSCLC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中医综合方案较单纯辅助化疗具有延缓复发转移趋势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复发风险高、异质性强的IIIA期NSCLC人群开展了系列研究。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气阴辨治中药口服汤剂较随访观察降低了IIIA期NSCLC术后患者复发转移风险。此项研究基于大样本的真实世界数据,进一步对术后辅助治疗模式进行探索,并证实了中医药在防治IIIA期NSCLC术后复发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再次验证了“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在临床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通讯作者简介

刘苓霜,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师从国医大师刘嘉湘。现任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肿瘤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及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参与多项国家攻关课题,主持市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SCI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编10余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次,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
第一作者简介

秦若琰,博士,主治医师,师从刘苓霜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中西结合治疗肺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