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即穿型人工血管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龙华医院完成国内首例植入

发布日期:2025-07-08 浏览次数: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血液透析在透患者增至102.7万。血透通路是这些患者的生命线,而人工血管动静脉瘘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患者自身血管条件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瘘的替代。人工血管的国产化,势在必行。继由上海畅迪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龙华医院血管外科施娅雪教授牵头的国内首款国产人工血管CIRCULINE®顺利完成临床试验并成功上市后,又一款国产人工血管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这款新型人工血管采用热塑性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由生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款人工血管在具有肝素涂层以增强抗栓性的基础上,兼具即穿性能。即穿型人工血管采用管壁的特殊设计,使得血透穿刺的针眼能弹性回缩,从而降低了针眼渗血、皮下血肿、继发感染的风险,术后即可立即穿刺使用,而不需要像传统人工血管一样等待至少2周时间,使皮下组织与人工血管愈合后才可穿刺。

对于一些急需立即血液透析的患者,采用即穿型人工血管直接建立动静脉瘘,从而避免血液透析导管置管,避免插管导致的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通畅的中心静脉是所有血透通路的基石,目前中心静脉病变只能通过定时的反复介入以维持通畅,手术风险大,严重者可能造成患者后续通路无路可走的极端情况。无疑,即穿型人工血管的使用,保护了珍贵的中心静脉资源,为患者后续通路的建立提供了更多空间,有助于延长患者的透析生命。目前国内市场的两款即穿型人工血管均为国外产品,这项临床试验的开展实施为国产器械打破这一垄断助力。

这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符伟国教授、龙华医院血管外科施娅雪教授共同主持,拟在全国十多家中心开展。2025612日,施娅雪教授团队完成了该款人工血管国内首例植入。73日,完成了作为即穿用途的国内首例植入,并于74日顺利完成血透穿刺。


施娅雪教授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血管通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血透通路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分会血管通路学组副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血透通路学组副主任委员率领龙华医院血管外科团队在血透通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持参与多项通路相关的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执笔撰写了第二版《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中新增的中心静脉部分。科室手术涵盖血透通路的建立与维护及疑难病症的处理,手术量逐年上升,目前年手术近3000例,居上海首位。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