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决赛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东区)举行,我院在本届大赛中共斩获金奖2项、银奖1项、铜奖2项。

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团委主办,上海市医院协会承办了“引领青年创新 助力健康上海”第二届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上海赛区)暨2025年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大赛以“引领青年创新 助力健康上海”为主题,分临床医学类、医药产品类、临床护理类、智慧医疗类、公共卫生及卫生管理类、中医药类6个赛道,旨在引导卫生健康行业青年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动技术创新。大赛启动以来,我院团委积极组织申报,龙医青年创新骨干踊跃参与、各展所长,其中更是在智慧医疗这个热门赛道实现中医系统内的“零突破”,摘得金奖!
金奖项目(智慧医疗类)
龙华智汇筋骨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

负责人:
孙悦礼,脊柱病研究所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施杞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学术秘书
项目简介:

龙华智汇筋骨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从慢性筋骨病切入,由三大AI系统组成——「扁鹊(BianqueNet)」、「筋骨(GinGuNet)」、「太极(TaiChiNet)」,分别构建“静力平衡-动力平衡-神经调控平衡”三链合一的筋骨评估模型,并在龙华医院移动医疗端完成数字孪生与结构化病历整合,进而对各大慢性筋骨病实现精准分型和共性规律挖掘,结合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及团队医案,解构中医骨内科学“三点辨析”(靶点-围靶点-整体证候特点)理论学说与经验方技,赋能活态传承在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金奖项目(中医药类)
顾氏外用升丹制剂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标准方案

负责人:
殷玉莲,中医乳腺科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陈红风工作室成员
项目简介:

本项目基于顾氏外科团队前期完成的升丹制剂治疗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系统揭示了其“祛腐生肌”的动态作用机制,创新性地阐明了“微量升药-煅石膏”配伍通过免疫微环境重塑(巨噬细胞功能表型调控)的协同效应机理。通过结合现代监测技术建立量化安全用药标准,显著降低毒性风险,为扩大临床推广、减少激素依赖和手术创伤提供了科学依据。项目从炎症-代谢-免疫网络调控视角,构建了“药物-靶点-通路-理论”四位一体的研究范式,为中医“营卫”理论在疮疡疾病诊疗中的现代化诠释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团队由中医外科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形成“临床-基础-转化”的复合型创新梯队。后续研究将秉持守正创新理念,深化升丹制剂工艺优化与毒性监测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升丹制剂的现代化升级,为中医药的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银奖项目(中医药类)
通肺络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评价及机制研究

负责人:
刘秀秀,儿科 主治医师
项目简介:

项目团队基于“肺络”理论,结合临床及既往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证候特点及舌象分析研究,创新性提出“肺络痹阻”为MPP核心病机,其病机特点为:肺络失宣为本,热、痰、毒、瘀伏络为要。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内犯于肺,导致热痹肺络;热邪灼津成痰,痰热胶结,阻滞肺络,导致痰痹肺络;热毒炽盛,深伏肺络,导致毒痹肺络;痰热互结,气血瘀滞,损伤心络,导致瘀痹肺络。并研发出系列协定方——清肺通络方(热痹肺络)、豁痰通络汤(痰痹肺络)、清肺通络解毒方(毒痹肺络)、化痰通络汤(瘀痹肺络)。临床研究显示,通肺络法在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方面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达86.67%~100%。基础研究证实,通肺络法可通过多靶点调控机制(如凋亡通路、炎症小体、氧化应激等)发挥治疗MPP的作用。本项目为基于“肺络”理论治疗儿童MPP提供科学证据,也为中医药治疗MPP提供新策略。
以青年创新大赛为契机,龙医青年将继续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立足岗位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