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荣获第十七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科普奖1项

发布日期:2024-10-04 浏览次数:


926日下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举行第十七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




我院中医脾胃病研究所副所长徐汉辰领衔项目“病证结合防治结直肠癌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荣获一等奖。



我院儿科主任姜永红领衔编撰的科普图书《儿童四时节令保健》荣获科普奖。


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普技术奖

一等奖




项目名称:

病证结合防治结直肠癌关键技术建立及应用

所有完成人:

徐汉辰、王炎、季光、呼雪庆、许阳贤、刘宁宁、党延启、张莉、陆璐、冯媛媛

所有完成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项目简介: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项目组聚焦结直肠癌预防及治疗的关键环节,开展病证结合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

1.建立了结直肠癌病机证侯治法新模式,证实了脾虚湿热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提出健脾化湿解毒是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癌的基本治法,奠定病证结合结直肠癌防治理论基础。并通过RCT的临床研究证实健脾化湿解毒中药在化疗联合靶向的西医标准治疗基础上,可显著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 2.7个月[9.59 months (95% CI, 6.94–13.25) VS 6.89 months (95% CI, 4.99–9.52)],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建立了进展期腺瘤结直肠癌发生的病证结合预警体系,揭示不同证候驱动结直肠腺瘤腺癌演进的生物学基础,阐明RNA甲基化酶METTL3介导的表观遗传学修饰主要参与了脾虚证驱动的腺瘤-结直肠癌演进,胆汁酸诱导免疫微环境中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参与湿热证结直肠炎癌转化。并基于病机证侯治法模式,提出中医药防治结直肠炎癌转化的干预策略并证实其疗效,为中医药在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提供了有效的干预手段。

3.建立了结直肠癌转移的病证结合预警体系,建立以健脾化湿解毒为基本治法的结直肠癌转移防治策略。RCT的临床研究显示清热化湿解毒中药联合化疗显著提升患者3年的无病生存率(DFS)近10%,降低复发风险37%,证实了健脾化湿解毒中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确切疗效,并揭示了其抑制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潜在药效机制。



本项目发表论文138篇,其中SCI收录88篇,包括《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总被引1933次,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获授权3项。项目成果在8所大学附属医院推广应用,病证结合防治结直肠癌的理论体系及关键技术指导临床结直肠癌的中西医协同精准治疗,产生显著社会效益。项目的实施推动了中医证候及西医疾病诊断治疗的融合发展,提升了结直肠癌中西医协同防治能力。


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普技术奖

科普奖




项目名称:科普图书《儿童四时节令保健》

完成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完成人:姜永红、马杰、李倩、李文、李晓、石李、刘秀秀、张超群、胡鹏、徐彬彬、马晶、贾自盈、陈秀峰、万莉萍、费小琴

项目简介:


本书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轴,文字浅显易懂,图文并茂,融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同时配有不同节令的经络/腧穴推拿,对穴位的定位、功效、操作均有详细图解,便于读者掌握。药膳养生精选食材,有详细的制作方法,兼顾了儿童脾胃特点和生长发育需求,并对食材的药效进行解析。此外,根据不同季节时令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详细描述了发病特点和家庭调护,可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起到治未病的作用。每个节令前均配有古诗词,雅韵生趣,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养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该书不仅有效的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及中医博大精深的内涵;又能让读者懂得如何顺应自然进行儿童身心的调摄,从而达到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本图书已公开出版发行2年。2年间,项目团队成员手捧图书,走进7家社区与16家中小学,参与5场爱心暑托班,直接服务2000余户家庭。2年间,项目团队基本实现了该作品的线上线下同步发行,全部篇章在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针灸推拿学院、龙华医院儿科的官微和视频号上发布;部分篇章在上海发布官微连载一年,每篇阅读量10+2年来,项目团队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石,筑牢儿童健康成长的防护墙,笔耕不辍、久久为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