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科讯 我院自2008年起,开始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传染病专项课题,主要负责复治肺结核、耐药肺结核的中医药干预研究,通过挖掘既往中医药资源,形成适用于临床的中医药干预方案,以求提高当前西药方案临床治愈率,达到降低发病率、病死率的目的。
五年多的临床探索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能更加深入、明确地开展后继研究,同时受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委托,组织中医药防治结核病重大专项”十三五“实施计划编制专家咨询会。会议于近期在我院远志楼视频会议室召开,会议邀请国家中管局科技司副司长李昱、国家疾控中心结核病处副主任成诗明教授、中华医学会结核分会主任委员肖和平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主委张洪春教授、同济大学973首席科学家戈宝学教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水华教授、北京胸科医院聂理会主任等领导、专家进行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季光、我院刘胜书记、李佶处长等主管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肺病科张惠勇主任主持,鹿振辉医师对当前进展和“十三五”草拟规划进行了汇报。同时项目组邀请长沙市中心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2家并行结核病课题单位参会,并作了各自课题进展及主要技术突破的汇报。参会领导及专家对以我们的既往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围绕“十三五”的方向聚焦、重点任务以及标志性成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这对进一步推动重大专项的发展,“十三五”的方案设计以及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部署,设立卫生部为组织实施部门的传染病重大科技专项,以减低三病两率为主要目标,同时成立了中医药防治传染性疾病项目组。依托邵长荣教授于上世纪50-80年代在中医药防治结核病方向上积累的学科优势,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与我院领导的关心下,我院2008年被卫生部立项承担组织实施中医药防治耐药肺结核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组成立之初,面临当前全国中医医院体系基本不能收治结核病的最大障碍,项目组在张惠勇主任的带领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课题组得到大学、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依托医院资源平台先后成立传染病专项课题领导小组、专项课题专家指导小组、传染病专项课题管理办公室,张惠勇主任带领肺病科年轻一代医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边推进课题实施、边完善合作团队、摸索学习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的管理方法,使得课题一个个关键环节都能够稳步推进。课题“十一五”期间建立了涵盖15个省市、18家子课题单位的联合攻关团队,直接参与课题的骨干研究人员及管理人员240余人,课题组始终秉持在推动全国攻关的同时,将我院的影响力进行广泛推广,逐渐得到了全国各子课题单位认可,并且均表现出要求长期合作意向。2012年“十二五”成立了以肖臻院长为组长的耐药肺结核专项课题实施领导小组,对课题“十二五”期间的稳步推进、完成高质量的研究提供了组织保障。基于“十一五”(2008-2011)课题实施推进情况,卫生部专家组推荐将本课题滚动到“十二五”(2012-2015),对专项攻关方向进行进一步深化研究,同时张惠勇主任也被推荐为传染病专项中医药项目结核病领域专家,负责把控专项中医结核病领域整体研究方向(分3个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