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暨换届选举大会在龙华医院远志楼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顺利完成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并邀请了上海市多位中医药膏方领域知名专家授课。前来参会的会员近80人,来自我市多家各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此次活动由上海市食疗研究会主办,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承办。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资深理事长、国医大师施杞教授进行致辞。施杞对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及学术年会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施杞回顾了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的发展历史,从社会热点,临床难点,学科重点等方面提出了膏方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预防,治疗,康复,养生,保健”五位一体的中医治疗观融合在食疗膏方中。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前任理事长陶建生进行致辞。陶建生总结了膏方发展在中医传承中的地位,膏方发展与中医传承精华。在大健康建设背景下,陶建生教授提出高质量膏方的发展建议:中药药材资源,制备工艺的规范和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的科学,临床疗效的可靠。希望后辈担任起相应的责任与使命,也对传承食疗膏方提出殷殷期盼。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周端进行致辞。周端提出膏方发展应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有所建设,努力提高百姓对膏方认知度,进一步扩大膏方应用形式,争取在临床上的运用更深更广,探讨膏方剂型改革,对膏方基础理论与临床疗效进行多层次科研。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理事长陈晓蓉进行致辞。陈晓蓉指出食疗膏方是中医药特色,食疗膏方可以根据体质、顺应四季进行调整。当今食疗膏方进一步发扬要遵循药食同源,医养通体的原则。需要通过多媒体进行推广,提升人们对食疗膏方的认知度,将食疗膏方的高度和纬度再拓展。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理事长陈晓蓉主持选举并宣读新一届膏方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7位副主任委员,23位常务委员及47位委员名单,并邀请施杞、陶建生一同为名誉主任委员周端、主任委员顾耘、副主任委员蔡骏、郭云伟、何志高、潘露茜、史晓、苑素云、张晓天(按姓氏拼音排序)颁发聘书。



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新任主任委员顾耘进行工作汇报。顾耘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庆贺,总结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上一届的工作进展及项目汇报,介绍新一届委员会膏方专业培训,膏方科普,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对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的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盼。


大会现场,各位专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图文并茂的授课方式,对膏方理论、制作、运用以及膏方中名贵细料的鉴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全体参会人员对膏方的运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对各级医院医师对中医食疗膏方的知识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中医老年医学研究所终身教授林水淼围绕膏方的种类和应用进行讨论,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讲述了膏方的起源、清代宫廷膏方、丁甘仁医案中典型膏方案例的用药特点,以及膏方制作方法和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非遗海派膏方文化代表性传承人朱抗美分享了更年期妇女的膏方调治,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四大方面总结女性的生理特点:以阴为本,以血为要,以肝为重,尤关冲任,并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的相关描述提出女性生长壮老已特点及各阶段调补总原则。朱抗美教授认为更年期及更年期综合症是以肾阴阳失调为本,痰湿、血瘀、火郁等为其标,以此为特点介绍了更年期女性膏方的适应症、治疗要点、处方用药特点及细料使用特点,将更年期女性膏方辨证分型分为阴虚肝旺型、心肾不交型、气滞血瘀型、脾肾阳虚型、阴阳失调型。其为我们介绍更年期综合症常用药对及在膏方中加入虫类药的体会并分享个人经验与典型病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国医大师金世元第20批弟子史秀峰以膏方中贵细药的鉴别和应用展开演讲。按添加辅料方式对膏方进行分类,指出膏方细料之选用的辨证思路,围绕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西红花、三七、阿胶六种膏方中贵细药,从品属、性味、检验方法等进行正伪品鉴别分析,探讨其功效主治及相应服用方法。

本届会议本着简朴、务实的办会方针,秉承守正创新并重的思想,以发挥传统医学食疗及膏方文化为己任,结合名医运用及现代科学技术,为人民的健康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本次年会的召开进一步增加了各级医师对食疗及膏方相关应用及诊疗价值的了解,并加强了各级医院的沟通与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