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介绍
“感谢张医生团队给我做了‘瘦脸’手术,切除左侧腮腺大肿瘤后,我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7月21日,在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即将出院的六旬老伯激动的握着医生的手,感激地说到。
王老伯三年前发现左耳垂前下方有一个核桃大小的肿块,考虑到肿块不痛不痒,加之疫情封控,害怕手术风险,决定密切随访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越来越大,逐渐长成了一个鸡蛋大小的肿块,整个人的容貌也受到了影响。龙华医院耳鼻喉科董伟医生接诊后,为其进行了CT增强检查,诊断为:左侧腮腺囊实性肿块及周围淋巴结肿大。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弢副主任医师认真查问病情读片后,确诊其为左侧腮腺肿瘤,需尽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经过精心准备和安排,7月19日,耳鼻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张弢副主任医师,带领胡安副主任医师、兰家辉主治医师,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积极协助下,为王老伯实施了左侧腮腺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腮腺深叶,肿瘤前下方及深面与面神经分支紧紧包绕,面神经在长期的受压后呈现扁平状,细如发丝。手术的重点与难点是保护脆弱的面神经,因为面神经负责管理人体重要的面部表情。面神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树枝状神经结构,其出茎乳孔的腮腺段为运动神经,控制着面部肌肉的运动,使我们能够通过表情肌的运动传达丰富情绪。耳鼻喉科医疗团队采用精湛的手术技术,对面神经进行了精准的解剖和松解减压,随着腮腺肿瘤被巧妙地从面神经分支中分离,直径约5cm的腮腺肿瘤被完整的切除了,王老伯面神经完好无损,避免了口角歪斜、闭目露睛等面瘫情况发生。
术后康复
任何外科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术者精湛的技术,还取决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王老伯的术后康复受到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医疗团队的密切关注。穴位敷贴提升正气,中医中药调理在此时大显身手,生肌促愈的中药制剂帮助王老伯伤口迅速恢复。术后护理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和物理治疗,以确保最佳愈合。术后,王老伯感觉良好,容颜恢复,没有面瘫等情况发生,现已痊愈出院,逐渐回归正常的生活。
龙华医院耳鼻喉科介绍
科室概况
1960年建院时,科室称中医眼喉科,主要负责中医喉科和中医眼科相关疾病诊疗工作,1974年起单独成立耳鼻喉科,科室始终坚持以中医为特色,并引进高层次西医人才,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以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为一体的模式逐步发展。
医疗特色
弘扬祖国医学,融合现代科技,中医与西医结合,辨证与辨病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内治与外治结合是耳鼻喉科的主要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坚持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咽喉炎,咽异感症(梅核气),小儿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喉源性咳嗽,声带息肉、小结等各种嗓音疾病,急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耳鸣、耳源性眩晕、耳聋,耳鼻咽喉头颈肿瘤,以及肿瘤手术放化疗后中医药调理等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科室现有耳鼻喉综合工作台、电子鼻咽喉镜、光导纤维鼻咽喉镜、美敦力动力系统、低温等离子消融系统、声阻抗仪、纯音测听仪、标准化的隔音测听室、电脑微波治疗仪等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门诊开展电子及纤维耳鼻咽喉内镜检查,中耳功能、纯音听阈检查,微波治疗以及具有中医特色的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灸等治疗项目,为明确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评估疗效等方面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目前已陆续开展了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内镜微创手术,声带息肉、会厌囊肿等喉显微手术,小儿扁腺肥大等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成人鼾症手术,耳内镜手术,头颈部肿瘤手术等,取得满意效果。
特色门诊
科室根据医师特点及所长,逐步开设了数个专病门诊,包括腺样体专病门诊、过敏性鼻炎专病门诊、喉源性咳嗽专病门诊、敷贴门诊等。科室顺应社会需求,不断增设开展中医外治技术,如针灸、耳穴压丸、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治疗耳鸣耳聋眩晕、过敏性鼻炎、咽炎等,彰显了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独特的临床疗效。
专家介绍
张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副主任医师。擅长中西结合治疗鼻炎咽炎、耳鸣眩晕,及内镜微创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咽喉嗓音疾病,小儿、成人鼾症,头颈部肿瘤等。
郑荣华,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各种急慢性疾病及肿瘤诊治,擅长咽喉嗓音疾病、过敏性鼻炎、小儿腺样体肥大、耳鸣耳聋、耳鼻咽喉肿瘤手术、放化疗后中医药调理。
罗建敏,副主任医师,擅长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小儿腺样体肥大、喉源性咳嗽、鼻咽癌术放化疗后中医药调理。
胡安,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耳聋耳鸣、睡眠呼吸障碍、鼻腔鼻窦炎症、咽喉及头颈部良恶性病变的微创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畅,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等中西医结合诊疗。
董伟,主治医师,擅长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小儿腺样体肥大、喉源性咳嗽、鼻咽癌术放化疗后中医药调理。
兰家辉,主治医师,擅长过敏性鼻炎、耳鸣耳聋、腺样体肥大、慢性咽炎等中西医结合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