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徐莲薇团队、秦悦农团队分别荣获第十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二等奖、科普奖

发布日期:2022-12-13 浏览次数:

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是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设立,面向全市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科学技术奖,表彰在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医学科普工作和开发研究中取得优秀成果的集体和个人。

12月10日,第十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颁奖仪式举行。我院徐莲薇团队荣获二等奖,秦悦农团队荣获科普奖。

6380661002596370477704683.jpg?id=4861

第十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

二等奖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调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作用及其改善低雌环境神经细胞凋亡机制

主要完成人:徐莲薇、李盛楠、刘慧聪、丛超、赵莉、倪爽

项目简介:

项目组结合临床经验和中基理论,创新性提出更年期综合征(MS)以“肾精亏虚、肝血不足为本虚,气、火、痰、瘀为标实”的病机,并验证调补肝肾、燮理阴阳的调更汤加减治疗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传承和发展了海派陈氏妇科的学术思想。

项目组进一步运用科学研究,从动物实验-细胞实验-TMT磷酸化修饰定量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研究调更汤治疗MS的机制和抗中枢神经细胞衰老及凋亡作用。验证调更汤通过ASK1/MKK7/JNK通路减轻下丘脑神经元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改善低雌环境下中枢神经细胞的衰老,为调更汤治疗MS奠定生物学基础。项目组秉承中医治未病理念,科学延伸调更汤改善“健忘”症状和预防AD的作用机制研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明确调更汤有效提高绝经后“健忘”患者记忆商,改善认知功能;证实调更汤能够增强记忆障碍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中枢神经细胞Aβ沉积,上调ERβ蛋白表达及抗氧化能力;抑制模型神经细胞株氧化应激和凋亡。

本项目获省部级以上课题资助5项,发表学术论文32篇,SCI收录8篇,总被引用次数402次,其中中文文献他引293次,英文文献他引67次;出版著作3部,获国家授权专利1项。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班6次,培养博士生4名,在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生29名,在读硕士研究生4名。调更汤调补肝肾、燮理阴阳治疗MS的学术思想推动了海派陈氏妇科疗法的发展,已在多家医院妇科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第十五届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

科普奖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乳康生活·百姓医话”智慧科普平台的构建及推广

主要完成人:秦悦农、孙霃平、陈莉颖、吴春宇、鲍以嘉、郑蔚、陈豪、郝炜、陈佳静

项目简介:

海派顾氏外科为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完整的传统中医外科学术体系和建制的临床学科。以龙华医院顾氏外科第五代传人秦悦农教授为首,带领中西结合乳腺科普团队,继承发扬顾氏外科乳腺病防治理念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都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构建“乳康生活·百姓医话”智慧科普平台并加以推广。

1.率先构建基于图书报刊的乳腺病患者沟通和教育互动平台,以独特体裁,形成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科普运行机制。出版科普著作《非常医患对话 乳房那些事》,首次采用医患对话、漫画形式加以叙述,深入浅出,可读性强,此报刊书籍类好评率达99.6%,后续大多数科普体裁均以此为榜样,延伸出书友交流沙龙活动、媒体节目科普活动10余场,累积辐射人次近千万人,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以及高覆盖性。

2.率先倡导乳腺病全程、全方位管理理念,构建专业中西结合科普团队,创新科普形式,提高全民科普素养。出版科普著作《健康生活完全指南—乳腺疾病》,科普内容中发挥顾氏外科流派学术思想,体现中西结合乳腺团队学术核心价值,对突发情况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完善构建社会健康管理机制。

3.率先打造基于新兴媒体的乳腺病患者沟通和教育互动线上平台,利用短视频赋能,传播正确健康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与新兴媒体的跨界联合,微信公众号常年活跃粉丝45773人,年阅读量近10万次,抖音账号自2021年7月至今,播放量近8万次,点赞互动4.9万。

乳康生活·百姓医话智慧科普平台传承发扬顾氏外科文化精髓,结合新兴媒体打造的综合智慧互联网科普平台倡导用百姓听得懂的话来解释深奥的乳腺病科学知识,提出乳腺病患者全程全方位管理概念,形式新颖与互联网平台跨界合作,以大数据将传统的寻医问药模式转变为主动提供健康支持帮助服务,拓展中医药科普维度,示范性突出,社会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