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医院多学科联合顺利完成盆腔疑难包块手术

发布日期:2022-10-24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妇科俞而慨主任医师团队、肝胆外科(普外科)顾宏刚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多学科团结协作,成功为一位罕见恶性盆腔疑难包块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提示盆腔腹膜恶性肿瘤IIIB期,现患者已顺利出院。

72岁的万阿姨(化名)因肠道受肿块压迫,多日未排大便,腹部坠胀感明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家属带其赴上海求医,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慕名来到龙华医院。俞而慨主任联系核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为患者安排了检查,结果提示子宫左后方囊实性包块,大小68.5*63.8mm,与周围肠道及宫颈-宫壁分界不清,附件来源可能性大;同时血检结果提示多项肿瘤指标升高。

患者已72岁高龄,合并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多种基础疾病,体型较为瘦弱、步履蹒跚,加之腹部坠胀难忍,患者情绪明显不佳。俞主任向患者家属表示,根据患者目前的检查结果,盆腔包块恶性可能性大,已影响其正常生活,如不行手术治疗,病情可能急转直下;但患者年龄较大,一般状况欠佳,手术风险极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患者。家属同意其手术。

妇科、肝胆外科(普外科)、心病科、麻醉科等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详细讨论患者病情及手术风险。根据综合各科意见制定妇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联合手术方案。做好相关的充足准备后,妇科俞而慨主任手术团队首先为患者进行了剖腹探查术。虽然术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和评估,但术中探查仍发现了意外的结果——患者子宫大小及双侧附件外观均正常。那肿块到底源自哪里呢?

肝胆外科(普外科)顾宏刚主任团队进一步开展探查,小心分离肿块周围组织,最终确定肿块位于腹膜后的一特殊位置——阴道直肠隔。在解剖结构中,此位置与膀胱、输尿管、尿道、阴道、肠道及多条重要血管神经毗邻,而且此患者肠管与盆壁致密粘连,因此在切除肿块的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脏器,大出血风险高。且此位置肿块极为罕见,国内可参考的经验少之又少。

术中面对未曾预料的结果,俞主任与顾主任快速商讨手术方式,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开展更合适的手术。经妇科与肝胆外科(普外科)的默契配合,以及手术室麻醉及相关护理人员的通力合作,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中出血较少,无周围脏器损伤,手术圆满完成。

6380229206354009919487601.jpg?id=4654

手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术后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们发挥了龙华医院的中医特色,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以及耳穴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促进患者胃肠快速恢复。同时重视患者及家属的术后心理疏导和鼓励,每日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情况等,帮助患者家属学习肠造瘘术后的护理,并专门为患者制定造瘘后的饮食制定及食谱,为患者后续的高质量生活保驾护航。

经医护团队专业的术后管理,患者恢复良好。即便手术范围广泛、造瘘口与腹部伤口距离仅5cm左右,但患者未曾出现感染、发热等。这一疑难手术的顺利完成,依托的是龙华医院多学科的良好协作及各科室的实力担当,充分展示了龙华医院作为三级中医综合医院诊治疑难危重病例的能力和优势,同时为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临床经验。

根据患者术后石蜡病理提示治疗团队为患者进行了TC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患者没有发生不适,化疗后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目前已经顺利出院。俞而慨指出,原发性腹膜癌为一种极为隐匿的恶性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误诊率可达40%-100%,目前已有多例关于原发性腹膜癌误诊为卵巢癌、直肠癌甚至子宫肌瘤的报道。原发性腹膜癌患者常有腹胀、腹痛、乏力、消瘦等非特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水,并在查体中发现附件区或子宫后方包块以及CA125、CA199等肿瘤指标升高,极易被误诊为卵巢癌伴广泛转移。因此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查体以尽早发现隐匿性病变,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有妇科恶性肿瘤病史的人群,应定期在妇科门诊进行随访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关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