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的通知》(沪卫中发〔2021〕2号)文件精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上海中医药大学启动上海市中医药创新群体班及西学中骨干人才经典研修班项目,经个人申报、逐级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56人为中医药创新群体班项目人选。我院王云飞、王琳、孙丽华、李莹、钟逸斐、姜永红、徐蔚杰和鹿振辉8位主任医师入选中医药创新群体班项目-临床类,陈文连、袁建业和梁倩倩3位研究员入选中医药创新群体班项目-基础类。
中医药创新群体班项目-临床类

王云飞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 顾氏外科流派第六代传人,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医院访问学者,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唐汉钧教授“名师工作室”成员。现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发表SCI论文及国家级核心期刊文章30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3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课题。以第三完成人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等。

王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龙华医院名中医。师从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大家陈以平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难治性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市级奖励八项。先后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等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近百余篇,主编、参编名老中医临证经验论著五部。先后获得第二届“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等荣誉称号。

孙丽华
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参与国家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主持局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部,副主编学术著作3部,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急重症学》。担任中国急诊医师协会第一届中西医结合急重症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科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世中联急症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常委兼副秘书长等。

李莹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事中西医结合诊疗各种肝脏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副主编论著2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1项、局级课题4项,获发明专利1项。曾荣获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普及奖和上海中医药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和传染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钟逸斐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行政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肾病研究所副所长,师从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泰斗陈以平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病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载,擅长糖尿病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等的诊治,并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肾脏病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等。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6篇,总IF150.403。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并获得2021年第四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提名奖。

姜永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儿科研究所副所长。德国汉堡大学Eppendorf医学中心儿童医院访问学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综合儿科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流派传承创新共同体委员兼副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省局级课题10余项,参研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课题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一项,上海医学科技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

徐蔚杰
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学员,师从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一项、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鹿振辉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国医大师晁恩祥、刘嘉湘传承弟子,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科技处处长,院后备肺病(呼吸)学科带头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徐汇区拔尖人才、上中医杏林学者等。长期从事中医防治呼吸疑难疾病临床与研究工作,开展注册临床研究10余项,创建医院呼吸疾病中医药创新研究团队。作为PI完成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4项,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70余篇,新药发明专利3项,主参编行业标准4项,先后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
中医药创新群体班项目-基础类

陈文连
研究员、博导、讲习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先后赴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癌症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抗肿瘤的基础与转化研究”,解析“扶正治癌”的现代科学内涵。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二等奖。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人才项目。主持国家级基金项目3项目、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

袁建业
中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药研究院脾胃病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和《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编委等,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消化)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SCI收录11篇,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8项。

梁倩倩
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脊柱病研究所所长,筋骨理论与治法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优青。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副主任委员等。以中医药防治关节炎为主攻方向进行相关研究,先后荣获2018年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104余篇,其中SCI论文5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