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2021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风采

发布日期:2022-09-07 浏览次数:

近年来,我院研究生导师们坚持立德树人信念,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深入挖掘中医理论和临床宝贵经验,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得以赓续传承,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从而不断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使传统中医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2021年度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6379824365180865395958985.jpg?id=4435

陆金根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担任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等。陆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肛肠病的医教研工作,一直秉持着“不怕我不教,就怕你不学”的教学理念,对后学无私提携,坚守着先贤医者的“用仁心创仁术”,将顾氏外科流派文化传承发展、弘扬光大。近年来,陆教授所指导的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多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和称号。

6379824366038997399641746.jpg?id=4436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从事慢性筋骨病的临床、基础、康复与转化研究。王拥军教授主编的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临床研究》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和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先后培养了国家优青、青年岐黄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青年科技启明星、优秀青年科技英才等10多人次,获全国百篇“优博”和“优博”提名奖各1人,国家奖学金5人;获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暨岐黄杯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一等奖1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8人,上海市优秀成果奖(学位论文)3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生4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人。

6379824367280948439237883.jpg?id=4437

刘胜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及乳腺病专业的临床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列教材《中医外科学》,累计培养和指导研究生50余人,为中医外科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研究生培养中,以真情、真心、真诚关心爱护学生,定期与学生开展小讲课,探讨学习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视研究生科研思维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同时把握时代发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理论知识,以博大的胸怀心系学生,关爱学生成长。有多位学生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

6379824368008020279526190.jpg?id=4438

郑培永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事中医药防治脾胃病医、教、研工作30余年,培养研究生10余名。参编教材3部,出版专著5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课题30多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10次。在研究生培养中,强调审问慎思的科研精神,实事求是的学术道德,指导的学生获校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生活中,是研究生亲切的师长和知心的朋友。

6379824368610272919933369.jpg?id=4439

刘萍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龙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上海市名中医。从事医、教、研工作三十余年,专注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编写著作9部,发表论文近150篇。注重师生情谊,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与进步。近三年来,所指导的学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论文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毕业论文、“岐黄杯”全国中医药博士生论文大赛三等奖。

6379824369652513236979333.jpg?id=4440

张惠勇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肺病科主任,肺病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肺病的医教研工作达39年。主持和指导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等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及其他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制定指南/标准4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学生先后获上海市杏林新星、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上中医杏林学者等荣誉称号,逐步成长为各单位及地区的学科骨干力量。

6379824370935030513219396.jpg?id=4441

阙华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龙华医院中医外科科主任,龙华医院名中医。从事医、教、研工作20余年。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项,参加国家自然基金4项,培养硕士4名,博士3名,出版专著5部,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及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提名奖荣誉。注重提升研究生的中医自信和专业自信,培养严谨学风及开放包容,合作协同,追求卓越等特质,积极支持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获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和优胜奖。

6379824371835288996371673.jpg?id=4442

贾立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研究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新型抗癌分子靶标发现与药物筛选”等中西医结合整合肿瘤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在J Natl Cancer Inst和Cancer Re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邀担任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等多个学术期刊编委,参编英文专著4部。注重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近三年来,所指导的学生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称号。

6379824372621649959142054.jpg?id=4443

王佑华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多次海外访学。从事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二十余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项目8项。培养研究生8名,近三年来2人获得研究生科创项目。担任研究生、留学生教学任务,主编、参编专著5部,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9项。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学生,既注重研究生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又注重追踪现代医学科学新进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不断开阔视野,开展基于中医临床的药效作用机制研究、撰写国内外学术论文。

6379824373236384513277711.jpg?id=4444

姜永红

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金牌教师。从事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培养研究生14人,其中包括“沛然计划”、“龙华医院卓越医师”等。参编高校教材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期刊论文70余篇,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一项。带领学生申报专利2项,目前获批发明专利一项。多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奖,提倡儿科人文教育,注重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将经典古籍与思政内容融于教学。带领研究生坚持做医学科普,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鼓励学生读经典的同时,时刻掌握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6379824373913528671652105.jpg?id=4445

韩向晖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医外科研究所基础部主任,国家自然基金通讯评议专家,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从事中医药抗乳腺癌及复发转移效应机制、中药新药研发工作近二十年,培养研究生9名。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基金等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58篇,SCI收录论文2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励5项;参与3个院内制剂研发。注重研究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认真细致地指导研究生完成课题,用真心关爱和对待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有多位学生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高水平双创激励、研究生创新培育项目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