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事处讯)为切实做好我院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工作,进一步发挥我院中青年中医骨干在学科建设中的中间作用,为上海市名中医和国家级名中医遴选储备人才,增强我院中青年专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中青年中医才俊快速成长,强化培养过程。根据《龙华医院中青年名中医培养考核制度》要求,于10月8日对去年入选的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组织进行了年度考评。
本次考评会由郑锦院长主持,邀请了院内外“上海市名中医”组成的考评专家组进行综合考评。在第二批中青年名中医唐红、张玮、顾耘、裴建、杨金坤、郑敏宇、张惠勇到会7名主任医师以多媒体形式向评委汇报自己入选中青年名中医一年来研读中医经典、开展临床实践、跟师定期学习以及医教研等各方面工作业绩和专业学术地位等情况后,每位专家评委根据医院培养考核制度要求,对每一位的汇报情况等方面进行单项评价和综合评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家建议,对每一位中青年名中医均指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考评专家提出的意见十分难能可贵,也融入了中医名家的期望,将对青年名医的成长起着“指明灯”作用,值得珍惜。汇总专家的意见主要突出几点:1.精读中医经典,博采众长,开阔思路;2.要有专业特色,开创品牌;3.传承中有继承,继承中有发展;4.需进一步提升临床科研水平,体现中医药的科学内涵,阐明疗效机理,争取中标高级别课题;5.进一步提高专业学术地位,扩大在同行中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谢建群教授进行点评后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之路,概括而言是三句话“读经典,拜名师,做临床”,其内涵深邃。其“为人之道”也是相当重要的,拜名师,不仅要学习老师宝贵的临床经验及学术精华,更要学习老师的做人之道,高尚的医德人品。“何谓做好临床?”值得思考,需与为国家百姓疾苦服务紧密结合。祖国医学发展源远流长,期待着一批批中医名家出现,为振兴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作贡献。目前龙华中青年名中医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提高标准,开阔眼界,立足全国;坚持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不断总结,提高临床疗效;立足传承,在中医药防治理论和方法上有所突破;点面结合,突出亮点;脚踏实地,严谨治学;扎实培养打造一批各学科的中医领军人才,在中医学发展中有所建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