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顾氏外科流派学术可持续发展肛肠疾病大师论坛在龙华医院召开

发布日期:2020-07-27 浏览次数:

6373144652001373146570000.jpg?id=1414

顾氏外科流派讯 2020年7月23-25日,值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顾氏外科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联合主办的“龙兴华医、甲子论坛”暨“第六届顾氏外科流派学术可持续发展肛肠疾病大师论坛”在龙华医院召开。龙华医院党委书记刘胜、院长肖臻、副院长陈昕琳,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第四代代表性传人陆金根教授,上海市名中医、顾氏外科第五代代表性传人曹永清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本次会议主要采用网络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全国学者、同道与顾氏外科后学一千余人在云端相会。

顾氏外科流派学术可持续发展论坛自开办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外科海纳百川、融合创新的学术发展体系,此次论坛以传承与发展、学术与创新、使命与担当为议题,紧系学科热点,聚焦发展前沿,切磋流派优势,共绘可持续发展之路。

6373144667295711188214720.jpg?id=1415

大师论坛-传承与创新板块,邀请海派顾氏外科第四代传人陆金根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东林教授,沈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宪东教授,南京市中医院丁氏肛肠樊志敏教授,福建省人民医院闵派陈氏肛肠石荣教授,北京广安门医院李华山教授,天津人民医院李玉玮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张卫教授等多位我国肛肠领域大家与会并作大会专题发言,交流各流派、学科传承发展经验,探讨流派传承及发展要素、人才梯队培养建设机制,明确流派及学科可持续发展前进方向。大师论坛-学术与创新板块,陈玉根教授、曹永清教授、唐学贵教授、刘佃温教授、刘仍海教授、邰建东教授、杨柏霖教授、陈朝文教授等则分别就复杂性肛瘘肛瘘、骶前囊肿、藏毛窦、克罗恩病肛瘘等肛肠领域疑难病种讲授个人治疗经验,指点后学治疗迷思。

6373144668738720432839166.jpg?id=1416

时值盛夏,肛周感染性疾病多发,肛周脓肿、肛瘘、坏死性筋膜炎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也是论坛讨论重点。以肛周脓肿及肛瘘为例,在2016年发布的我国成人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1.14%(样本量42792),其中肛瘘占比0.01-0.26%,肛周脓肿发病率又占整体肛肠疾病发病率的8%-25%,发病人群基数庞大。专家们建议,对于肛周感染性疾病,除却“及时治疗”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同样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大众进行肛周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普及。同时,治疗过程中酌情引入致病危险因素及防护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有利于促进医患共同合作,加速愈合进程,降低再次发病可能。龙华医院肛肠科主任王琛提醒,夏日里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贪凉嗜辣,避免引起腹泻或便秘等而诱发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肛肠疾病的发生;对于肛周感染性疾病,不要误以为是痔疮,在家盲目保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373144682307687418523053.jpg?id=1417

同时,正值“四史”学习教育活动期间,为加强党建引领,更好地推进顾氏外科品牌建设,促进顾氏外科肛肠二级工作站成员单位共学共建共发展,打造一支“政先术精”的顾氏外科肛肠团队,在龙华医院党委、中医外科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由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一支部牵头,与上海市中医医院外科一支部、天山中医医院第二党支部、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党支部及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手术支部,携手共建的“海派肛肠党建联盟”正式成立。会上举行签约授牌仪式,顾氏外科流派负责人陆金根教授为党建联盟送上寄语,龙华医院党委书记刘胜做以《共学四史,共克难题》为主题的会议报告。科技强国,科普惠民,学术领域攻坚克难,最终仍要落实到惠民、利民的疾病防治实际中。会上明确党建联盟第一阶段的任务,旨在区域模块内,共同推动肛肠疾病科普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先期龙华医院肛肠科已通过推出科普代言人“小龙宝”,创建科普文章推送平台并每周更新等方式正式启动“海派肛肠党建联盟”科普工作,其他组织单位后续将进一步展开工作。

顾氏外科历经百年,融汇传统文化精粹,探索创新发展模式,已成为海派中医流派杰出代表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华医院肛肠团队继承百年中医流派顾氏外科精髓,结合国际前沿新兴技术,发扬中医外科疾病诊治特色;以流派建设为枢纽,培养优秀专科人才;中西融通,拓展学术内涵,促进中西医肛肠学科合作交流,积极推动中医肛肠学术体系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