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现代冥想辅助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项目专题汇报与研讨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12号楼召开。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教授,龙华医院党委书记刘胜教授、副院长郑培永教授、中医肿瘤研究所所长贾立军研究员,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马晓晖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艳梅教授参会,会议由郑培永副院长主持。
“现代冥想辅助新冠肺炎防控”系列专辑创作与应用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非药物疗法对新冠肺炎的防控研究),由上海市医学会和上海市医师协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建光担任总顾问,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雪漠担任人文顾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贾立军研究员领衔,联合上海音乐学院、华东医院和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创作推出。
目前,“现代冥想新冠肺炎辅助康复专辑”和“现代冥想辅助医务人员抗疫专辑”已正式发布。“现代冥想新冠肺炎辅助康复专辑”已在武汉雷神山医院、金银潭医院、武昌方舱医院、同济光谷院区等病区投入使用;“现代冥想辅助医务人员抗疫专辑”经上海医师协会/上海医学会平台发布,已在多支上海援鄂医疗队和全国的部分援鄂医疗队使用。经过近一个月的临床观察,患者及医务人员就两个专辑的使用效果给予肯定,专辑相关微信公众号文章的累计阅读量已达33万人次,相关进展与应用也被媒体广泛报道。
本次研讨会聚焦疫情给患者、医护、大众、社区和管理人员等造成的精神压力、焦虑和恐慌,为充分发挥现代冥想的舒缓减压与辅助康复作用,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回顾并就针对大众人群的舒缓减压专辑制作进行研讨。刘胜书记在致欢迎辞中,对前期“现代冥想辅助新冠肺炎防控”系列专辑作为特色项目在抗疫工作中所取得的积极反响给予肯定,并表示医院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项目的开展和推广应用。同时,刘胜书记希望主创团队要再接再厉,尽快推出针对大众人群的舒缓减压专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国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探索推出针对不同语种人群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冥想新专辑。
专辑总顾问、徐建光校长指出中医药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冥想新冠肺炎防控专辑”是创作团队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冥想等有机结合,相继推出的疫情防控新手段与新方案,对改善部分患者情绪、辅助康复以及舒缓医护压力、消除疲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专辑秉持“非药物疗法”理念,以中医情志理论、脏腑理论、扶正理论和经络理论等为指导,充分结合了现代医学中的神经科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知识,成功入选了大学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项目,是中西医结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是中医守正创新的一个优秀代表项目。3月16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贾立军研究员领衔的“中医情志调节辅助新冠肺炎患者康复与医护人员减压抗病研究”获得“上海市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科研攻关项目”立项支持。

贾立军所长代表创作和医疗合作团队就“现代冥想辅助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项目,从徐汇区委组织部支持、合作单位与专家遴选、专辑创作与临床推广、到成果反馈与进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贾立军所长表示专辑主创团队将继续在大学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加快推出针对大众人群的舒缓减压专辑;系统总结经验心得,保障此项科研攻关项目高质量顺利完成;加快专辑英文版的推出速度,为国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贡献中医力量。
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教授,长期从事音乐治疗领域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她高度赞扬了专辑的意义,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传统音乐加现代冥想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能够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这是一次音乐与科学的碰撞,是音乐与传统医学的完美连接,我们要以新专辑制作推出为切入点,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并希望在新专辑的制作中加入更多元化的音乐形式。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张艳梅教授代表专辑主创人员感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龙华医院牵头启动了该项目,表示将在徐建光校长的带领下,继续全力推进后续系列专辑的创作与应用,并希望项目除了目前应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治,还可在减轻新冠肺炎患者预后后遗症和大众应激创伤后遗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郑培永副院长再次肯定该项目开展的重要意义和阶段性成果,建议借下一步推出英文版冥想专辑之际,主动对接中医药国际化战略,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贡献,并建议充分利用相继推出的现代冥想专辑,在泰国与马耳他等海外中心推广使用,以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最后,专辑总顾问徐建光校长对研讨会进行总结。他指出,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国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创作团队要继续守正创新,砥砺前行,协作攻关,更快更好地推出可用于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医护减压、大众焦虑舒缓的英文版现代冥想专辑,为中医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