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记忆:我们的这一个月

发布日期:2020-03-15 浏览次数:

2月15日上海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武汉

龙华医院雷神山战队30人医疗队

与兄弟医院市中医医院的同仁们

已经在雷神山医院C5病区战斗一个月

2月20日收治第一批患者

他们发挥中医药优势

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

2月25日第一位患者治愈出院

至今收治患者共100人

累计出院患者56人

中医治疗率100%

让我们一起感受队员们

这一月来的难忘记忆

6371994298320394606891166.jpg?id=994

6371994300337500465460278.jpg?id=995

6371994301571476283015672.jpg?id=996

6371994303318698681351478.jpg?id=997

方邦江教授

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雷神山医院C5病区主任

中医药治疗传染病具有独特优势,我们针对新冠肺炎发病特点,提出了疫毒挟湿的新冠肺炎致病理论,提出了“急性虚证”和“截断扭转”治疗思想,在临床中取得效果,在一个月内取得收治病人过百,出院病人过半百的的临床业绩,这离不开团队成员共同的努力。

秦朝辉主任医师 龙华医院

工作时我出现了胃疼症状,队员们知道后,有来给我进行穴位治疗的,有来给我送药的。第二天早上症状完全缓解,我也特别高兴。我们战友之间如此相互关心令我感动不已,我们是一支强大的、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李交副主任医师 龙华医院

有一位特殊的患者,她是患者也是武汉当地医院的一位医生,她却从没后悔自己的职业选择。当她紧张焦虑时,我们和她谈心聊天,送给她上海特色点心;她想看看隔离病房外的阳光,我们为她拍下外面的风景。

包佳宁护师 龙华医院

病区开始收治病人的当天我和小伙伴们值晚班,那是第一次进隔离病房,尽管我们之前已经经过无数次严格的消毒隔离学习及穿脱隔离衣培训,但是心中那份忐忑与紧张一直围绕着我。说不怕是假的,但是只要想到病人在等着我们的帮助,所有的一切都化成勇气了。

戴楠楠护师 龙华医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分管床位的患者中有位老奶奶,我第一次带着两层手套、护目镜、面屏,给她打留置针。我必须在雾气中寻找到最佳位置,一次就成功,我非常高兴。除此之外,老奶奶生活不能自理,喂饭、翻身、擦身、换尿不湿,我把她当成是亲人来照顾。

虞亚琪护师 龙华医院

援鄂之前,在网络上看到了“空城”武汉,当时的我是焦急的。到达武汉当天,却被接机的武汉人民感动了,他们举着横幅,大声喊出“感谢上海医疗队的到来”。驻地酒店距离雷神山医院并不算近,班车司机成为我们除了战友,见得最多的人。

刘晟宏护士 龙华医院

3月13日,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28天,也是我25岁的生日。刚到零点的时候我正在舱内工作,让小伙伴帮忙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后来就心满意足的下班休息。醒来后就看到领导给的惊喜——生日蛋糕,还收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祝福,这个特别的25岁我会一直记在心里。

汪小娜护师 龙华医院

离开家近月,最想对爱人和儿子说,你们是我的力量来源,想着你们在等着我平安回家,我就又充满力量。我收到很多来自社会各界和院方的支持与关心,你们不用担心。在这片到处充满爱的土地上,爱与被爱。也希望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尹晓静护师 龙华医院

3月7日我光荣火线入党了,我从小就一直憧憬着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生活工作中也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党员,他们时时激励着我。很激动和感谢党组织给我这次火线入党的机会,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我要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朱晶莹护士 龙华医院

我在接到出征通知后给在江苏启东的父母打了电话,却在电话里哽咽得说不出话。次日,他们在我出发前的一小时带着我七岁的女儿赶来见了我一面,我面对父母流泪了,当女儿对我说“妈妈加油”的时候,我的心情更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郭晓燕副主任医师 龙华医院

从刚开始的陌生,到逐渐适应了驻地宾馆到雷神山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周围有同事的相伴,但出于防护安全的需要,大家各住一个房间,有事见面也只能戴好口罩、相隔一米交谈,我们都打趣地说“我们是熟悉的陌生人”。

马子霖主治医师 龙华医院

虽然臃肿闷热、压脸勒头,但这一袭白甲素盔为我们给患者诊疗时提供了最重要的防护。进舱前按序穿着,要穿得“错落有致”“密不透风”;出舱前脱下被病毒污染的防护服,更要“小心谨慎”“循序渐褪”。

陈培培护师 龙华医院

当每次穿上“笨笨的”防护服,我觉得自己像“大白”,有那么一点可爱。我们的工作井井有条,虽然我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但患者们都很可爱,他们用和蔼的笑容、一句句的感谢来称赞我们远道而来的帮助。

周睿护师 龙华医院

无论什么时候,身边的雷神山医院的工作人员看到你有困难,都会主动前来帮助,最让人感动的是,对于他们的帮助我都会发自内心道一声“谢谢”,但他们回复我的不是“不用谢”而是“谢谢你们来支援我们武汉”。

张帅主治医师 龙华医院

当院部发出驰援武汉倡议时,我和爱人商量后就果断报名了,我觉得这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后退,而且作为一名准爸爸,我希望在我孩子降生的时候,可以给他(她)一个没有瘟疫肆虐的世界。

丁佳丽护士 龙华医院

随着患者病情慢慢好转,患者们的心理状态也变得平稳,他们看书、打游戏、轻声交流相互鼓励。看着经过我护理后的患者健康出院是我最开心的时刻,那一刻我为自己是一名白衣天使而自豪。

艳梅护师 龙华医院

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我下定决心前往一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大家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到武汉一个月,一切都恍如昨日,难忘出发时的激动和紧张,请大家静待我们归来的佳音。

曹慧娟护师 龙华医院

由于我们身穿防护服,又受当地方言限制,有些患者听不懂普通话,我们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并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同时用手势比“OK”“加油加油”等方式给予患者鼓励,活跃气氛,这样能使患者理解,也能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席丽君主管护师 龙华医院

我参加过抗震救灾等援助工作,在这方面我是一名有经验的老战士,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人员,国家有需要,我义不容辞,这是每位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所以我果断报名加入支援队伍。

吴琼丽护师 龙华医院

虽然我们戴着护目镜、口罩,患者们看不清我们的面容,但笑容是不会骗人的,当患者看到我们笑起来弯弯的眼睛,他们放松了很多,同时也拉近了我们和患者的距离。

常敏护师 龙华医院

护理过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是位年纪较大的老太太,刚入院时她很不配合,我们耐心地跟她解释并安慰鼓励她,慢慢地她也接受了我们。有一天,她居然拉着我的手枕在脸旁安心地睡着了。在那一刻,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现在她已治愈出院。

刘利梅护师 龙华医院

不知不觉间,援鄂工作已有一整月。昨天出院的21床老先生是方舱医院转院过来的,从刚入院时的不理解,到出院时的问候“辛苦你们,谢谢你们”,让我把所有辛苦委屈都抛之脑后,也让我觉得不负此行。

陈一愫主管护师 龙华医院

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每个人也都有不平凡的地方。在这里不光是医务人员,还有建设工人、后勤人员、保洁、司机…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有的病人也以他们乐观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我们虽有付出,但也收获着满满的爱。

巨红梅护师 龙华医院

这一个月里,从最初的人生地不熟到现在已经习惯这边的工作和生活。武汉是一座城,但不是一座孤城,虽然封城但封不住一颗颗热血儿女奔赴武汉的心,这也是个充满奇迹的地方,因为有很多人在一起创造着奇迹。

金乐护师 龙华医院

刚开始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因缺氧有2次忍不住的吐了出来,我们的护士长陆巍老师时刻关心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要求我们如有不适要马上告知她,在她每天像家长般的关心下,我也慢慢的适应了仓里的工作。

甄莹莹护师 龙华医院

在这场战疫中,我成为雷神山医院C5病区的一员,能在这个十天建成的医院里工作,觉得很神奇、很幸运、很自豪。日后,我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我的小孩听,告诉她,妈妈是保护病人的白衣战士。下一次春暖花开,我一定要去看看武大的樱花,吃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

俞月红主管护师 龙华医院

转眼间来武汉已有一个月了,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从容不迫。看着许多患者康复出院,让我觉得虽然我们离开家人、朋友、同事来到武汉,但是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患者康复出院,我觉得自己来的值得。

曹敏副主任医师 龙华医院

来武汉一个月,大家共同努力,建立病房,从无到全,救治病人,中医先行,医护同心,医患配合,一个月之内,接收病人破百,出院50余人。社会各界送来拳拳关切之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而行,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

郭全副主任医师 龙华医院

妻子在家书中写道:“虽不能见面,为盼安好。作为家属,你能够参与一线战‘疫’工作,我深感光荣,我会照顾好一家老小,等待你凯旋而归”,正是家人的这份理解和爱让我安心坚定地战斗在前线。

陆巍副主任护师

龙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雷神山医院C5病区护士长

在上海的时候我每天看新闻关注疫情,但到了雷神山医院,完全没有了白天黑夜的分别,最初的一周几乎和外界是失联状态,因为我们在和时间赛跑。队友们给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哪怕战袍颜色各异,胸膛中最重要的那个位置非“龙医之心”莫属!我们必将全力以赴,加油!

三十个日夜

三十位队员

三十个记忆

三十份感动

这一个月里,冬色渐远,春意盎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龙医精神,传承着中医仁心仁术。期待,在万物复苏的日子里,疫情翻篇,胜利到来。也愿我们的最美逆行者们,早日平安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