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进行时,奋斗在发热门诊的护理人

发布日期:2020-02-24 浏览次数:

宣传部讯 当面对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时,我院感染科护士长武振红率先取消了原定春节期间的外出旅行计划,她深知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分秒必争的战斗,一定要做到全员规范操作流程,才能更好地保护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带领大家顺利完成战疫任务。

6371812635663127411441854.jpg?id=763

开展培训,规范操作

武振红第一时间组织开展防护知识培训,明确流程,强调要求,巡视督促,保证每一个人防护到位,并根据院感要求结合发热门诊实际环境,制定了细致的防护装备穿脱流程,并张贴在每一个更衣点,除此之外,还制定了隔离病房终末消毒流程等多个流程,以此规范大家的操作。武振红坚持定时巡视发热门诊,检查防护、关心大家的健康状况、关注操作细节、关心患者,协调工作,不断完善流程。病毒核酸采样是发热门诊的高危操作,为了保证采样的正确率必须采集病人鼻咽深部的样本,护士需要直接面对病人开放的气道,武振红身先士卒,在自己完成操作后规范采样流程,并总结出如何在降低传播风险,保护自身的前提下精准采样的体会分享在科室工作群中。随后的每一次采样前她几乎都会一遍遍检查操作者防护的密闭性、叮嘱操作要点。

积极响应,相互打气

面对疫情,江瑛、刘明艳,蒋雯梅等几名护士也立刻取消了原本计划的春节旅游。所有人调整排班,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一天一变排班,大家都积极配合,特别是一些老同志,年近五十的几名护士俞红红、凌叶、李俊玲、周蓓虹等投身于发热门诊,积极响应号召,毫无怨言。最开始病员激增,在人员不充足的情况下,一个护士连续上12小时班。大家把戴着的护目镜称作“雾里看花”,但依旧认真仔细完成了输液、抽血等工作,下班脱下口罩和手套的那一刻是最为让人心痛的时刻,口罩和护目镜在每个人的脸上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有的人甚至还被压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有丝毫的抱怨,大家还相互拍照留念,记录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并相互打气。

毫不退缩,并肩作战

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我院护理部第一时间安排其他科室的护理姐妹来增援,经过培训,她们迅速投入战斗,与发热门诊的护士们并肩作战,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工作方式以及来势汹汹的疫情,她们同样毫不退缩。纪蓓莉负责核酸采样的病人干咳症状明显,边采样边呛咳、打喷嚏,危险系数非常高,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不停安慰病人,坚持完成操作。有一次负压病房收治了一位九十多岁的疑似老人,老人面对隔离环境手足无措,加之行动不便,双耳失聪,生活不能自理,李捷、张鞠、吴琼丽、蔡露等几位轮班护士日常照护这位老人,在负压病房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细心照顾,耐心的安慰让老人能够积极配合检查、治疗。感染科主任张玮连声夸奖护士姐妹们的爱心和责任心。

坚守阵地,各方支持

作为共产党员,沈吟诗、唐佳蓉、潘健英纷纷主动要求去第一线,特别是沈吟诗,她原本就患有心脏疾病,却要求在发热门诊上班,坚守阵地,第一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是她接待的,为了不影响家人,她决定留守医院,即便除夕和元宵节,原本该是全家团聚的时刻,而她只能通过视频和幼小的儿子通话,寄托思念。她还经常留言让护士长不要轮岗,她来坚守阵地。

抗疫最前线一直得到众多支持与帮助。当疫情初期缺少防护装备时,护理部赶紧在院内调配资源,在全院护士长微信群里发出动员,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科室立即把防护服、N95口罩送过来了;当为了防止疫情传播,避免交叉感染而关闭中央空调,大家冻得瑟瑟发抖时,很多科室送来取暖器;后勤保障处马不停蹄为筹集防护物资忙碌奔走,经常为了防护物资忙到深夜;还有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各种爱心“投喂”……让大家感动不已。

这群护理姐妹们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把“南丁格尔”光芒绽放在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