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连研究员荣获“银蛇奖”二等奖

发布日期:2019-08-20 浏览次数:

6370188670947662487844748.jpg?id=419

党办讯 8月19日下午,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七届“银蛇奖”颁奖仪式在上海教育电视台举行,我院陈文连研究员荣获本届“银蛇奖”二等奖。

陈文连,博士,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我院肿瘤研究所基础部主任,肿瘤代谢研究课题组组长。先后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A类)、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重大新药创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项目共6项。近5年来参与发表SCI论文11篇,其中4篇(第一作者、并列一作)总影响因子51.23。担任Cancer Research、Diabetes Obesity & Metabolism、Bioinformatics、Journal of Cancer等杂志的审稿人。

陈文连研究员致力于肿瘤代谢的基础与转化研究。以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长期、深入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在发现新型治疗靶点、建立新型预后标志物和研发新型代谢抑制剂类抗癌候选药物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首次证实果糖代谢通路是AML的新型治疗靶点,筛选了靶向该通路的新型小分子抗癌药物2,5-脱水-D-甘露醇。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肿瘤领域顶级杂志Cancer Cell上,获肿瘤研究的国际学术权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Tak W. Mak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血液学家Saar Gill教授撰文予以积极点评。

2.发现葡萄糖代谢通路的代谢物可作为AML患者的新型预后标志物,证实糖酵解代谢抑制剂是新型抗癌药物以及新型的化疗增敏剂。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血液学领域的顶级杂志Blood上。

3.发现血清中的三羧酸循环代谢物——2-羟基戊二酸是核型正常的AML患者的新型预后标志物。临床上,核型正常的AML患者所占比例大,但是缺乏有效的预后标志物。该发现丰富了这组患者的危险分层指标,为指导临床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PNAS上。

“银蛇奖”是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的最高荣誉奖,由上海市卫健委、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奖励基金会、文汇报社和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共同主办。“银蛇奖”被誉为上海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孵化器,本届共有20位优秀医学青年获“银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