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匠陆金根中医肛肠团队荣获“2019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发布日期:2019-04-30 浏览次数:

C:\Users\dell\Desktop\638432851_副本_副本.jpg

宣传部讯 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近日,2019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工人先锋号获奖名单揭晓,共评选出201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319个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335个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工匠陆金根中医肛肠团队荣获“2019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陆金根中医肛肠团队长期致力于弘扬传承海派顾氏外科肛肠疾病的临证经验,在临床医疗、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陆金根名中医工作室2011年12月成为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2016年成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陆金根教授于2018年被评为“上海工匠”。陆金根教授师承中医外科大家顾伯华教授,他首创“隧道式拖线法”,带领工作室成员攻克了复杂性肛瘘、蹄铁型脓肿、坏死性筋膜炎、尾骶部藏毛窦、直肠阴道瘘、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直肠前突、炎症性肠病肛周病变等多个疑难病症。他坚持运用中医外科微创疗法治疗婴幼儿肛瘘达千例,有效率97%。

C:\Users\dell\Desktop\1831461943 副本_副本.jpg

陆金根教授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顾氏外科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命名“瘿痈”“肛疽”两个病名,创新2项术式。总结益气开秘法论治慢传输型便秘;采用红萸饮“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内治克罗恩病肛周病变;研发新药“复黄片”临床疗效远优于同类药物。工作室成员研发了“机电一体化臀部曲面和法向压力测量及施压装置”和“机械化药线制作装置”,率先开展肛瘘LIFT术、藏毛窦皮瓣转移术等7项先进诊治技术。团队承担国家“973”“863”重大项目,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10项,部局级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65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1项,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共8项。

C:\Users\dell\Desktop\941777661_副本_副本.jpg

团队成员多次前往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际知名学术中心访学,并受邀在国际大会做学术交流和演示。成员中含上海市名中医、优秀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杰出专科医师、银蛇奖二等奖、科技启明星、上海市教委高级访问学者、上海市杏林新星、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团队、杏林学者及后备业务专家等。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6人,博士后1人,并带教了来自日本、巴西等国家的进修医生。团队积极开展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举办学术会议,大力推动顾氏外科学术思想的传播;通过三级医疗转诊模式,联动了区域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设立二级工作站、分中心工作室,帮助提高社区医院的诊治水平;举办义诊、科普讲座、参加多媒体节目等形式,提高百姓健康素养。

上海工匠陆金根中医肛肠团队充分发挥以传承与创新为核心的中医精神,扩大了海派中医顾氏外科的学术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