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处讯 近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揭晓,全国共1082名传承人入选,其中中医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顾氏外科疗法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我院陆德铭教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顾氏外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外科流派,迄今已逾百年。顾氏外科肇始于顾云岩,奠基于第二代传人顾筱岩,发展于第三代传人顾伯华,顾伯华是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奠基人,创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进一步发展于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顾乃强、顾乃芳、顾乃芬等,传承壮大于第五、第六代传承人。自20世纪80年代起,顾氏外科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以及卫生部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外科协作组牵头单位)、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等,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领域学术界的领军地位。顾氏外科流派弘扬中医特色和优势,博采各家之长,不断创新拓展,逐步形成了疮疡、皮肤、肛肠、乳腺、急腹症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2011年7月入选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14年11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上海市名中医陆德铭教授1960年起师从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教授,续其薪传,为国内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陆德铭教授从医50余年,对乳房病、甲状腺病、疮疡、皮肤病、毒蛇咬伤、急腹症等疾病之诊治,疗效显著,多有建树。早年救治毒蛇咬伤,提出中毒程度评估十要点,为临床准绳;提出中医外科“先辨病后辨证”,成学界共识;于乳房病治疗尤有心得,首先确立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病名、病因病机及其诊治规律,首倡调摄冲任法治疗乳癖,以调摄冲任、疏肝活血立法研制的特色制剂“乳宁冲剂”使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效率进一步提高到93%以上;以益气养阴、调摄冲任为大法辨证治疗乳腺癌术后,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抑制复发转移的发生。主编《中医外科学》(六版教材)、《实用中医外科学》等著作,对现代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我院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弘扬海派中医非遗文化,服务百姓健康,除了顾氏外科疗法外,我院范氏眼科疗法、徐氏儿科疗法分别入选第四批、第五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