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扶正治癌”改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研究成果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

发布日期:2017-05-25 浏览次数:

肿瘤科、中医肿瘤研究所讯 近日,由我院肿瘤科、中医肿瘤研究所领衔项目研究成果《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 as Adjunct Medication for Adjuvant Chemotherapy Treatment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发表于国际期刊《Scientific Reports》(IF:5.228分)。《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社旗下一综合科学期刊。本研究成果为中医药治疗肺癌提供了高水平的临床证据,再次彰显了我院肿瘤学科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促进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学术思想国际传播和广泛推广。

《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发表研究成果_副本.jpg

本研究于2011年1月立项,受到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11DZ1973200)、上海市卫计委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首批重大研究项目(ZYSNXD-CC-ZDYJ016)的资助。由我院领衔,与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合作。课题于2011年7月11日在Clinical Trials. gov注册 (Number: NCT 01441752) ,2017年4月24日发表,历时5年余。

课题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肺癌根治术后常规化疗方案引起轻度(1级或2级)非血液毒性作用的患者比例为呕吐(43.6%)、疲劳(36.9%)、疼痛(23%)、口干(27.6%、)、腹泻(7.9%)。而以刘嘉湘教授“扶正治癌”思想指导下的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57% vs 4.02%,P = 0.037)。在第二化疗周期,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短暂的严重(3级或4级)血液毒性效应发生较少:血红蛋白减少(11.9% vs 22.5%)和总胆红素增加(42.1% vs 46.2%)。由此得出结论:扶正中药联合辅助化疗可以减轻化疗导致的症状,减少副作用和不良事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药复方是代表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模式,但由于成分复杂,难以标准化和有效质控,中药复方研究长期得不到国际同行认可。本次研究创新性使用颗粒剂这一剂型,对每个处方进行标准化质控,对药材的产地,来源、有效成分均做标准化分析,严把质量关,确保中药复方成分稳定,可以复制其临床疗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承担国家中医肿瘤临床研究基地自建设以来,以重点病种肺癌为核心,以“立足临床、着眼行业、示范研究、创研技术”为主要研究模式,注重研以致用,促进转化推广。本项研究的顺利完成并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是目前中医肿瘤行业中医复方临床研究水平较高的临床研究成果,积极促进中医药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