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著名中医骨伤大师、上海市名中医、我院施杞教授与骨伤科全体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研究生等在我院骨伤科十九病区相聚一堂,畅谈石氏伤科的流派渊流。

石氏伤科流派渊源
施杞教授介绍了石氏伤科的肇始者石兰亭先生,第二代石晓山先生,以及第三代石瑞清、石筱山、石幼山先生,详细介绍了石氏伤科学术思想体系的建树者石筱山先生的学术观点及对石氏伤科的贡献,石筱山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学家、高等中医教育家,完善了石氏伤科理论体系,总结出完整的临证经验,提出理伤应“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的精辟论断,进一步发展了薛己的理伤气血论述,全面发展并完善了中医伤科内伤学说。主持编写了第一、二版全国统编教材《中医伤科学讲义》,并将内伤列为独立一章。为我国当代中医伤科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成为石氏伤科流派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
石氏伤科文化渊源
施杞教授指出,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辉辐射下形成和不断发展。中医药医德医术都以中华文化为深厚底蕴。学习先辈高尚医德医术,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中医药继承创新的必然取向。石氏祖籍江苏无锡,是吴文化发祥地。吴文化的诞生始于3200年前“泰伯奔吴”历史事件,作为地域文化,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吴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石氏伤科大气谦和、敢于进取、开放包容、惠民济世的仁心。
石氏伤科学术渊源
吴地文化的发展为吴医的繁盛奠定了基础。吴医历史悠久,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石氏伤科的学术思想受气血理论、养阴学说、脾胃学说、痰瘀理论、中西医汇通学术的影响,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整体观念,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的32字治病思想,在诊治、用药、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石氏伤科继承创新
石氏伤科迄今已有140多年历史,在闸北区中心医院石纯农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院诸方受教授、国医大师石仰山主任医师、龙华医院施杞教授、曙光医院石印玉教授等各位第四代传承人的带领下,由民间医术迈向国家高地,从流派特色进入学科体系,从传统继承走向现代创新。石氏伤科的学术思想及经验已传向海内外,在业界有着良好的声誉,正在为更多的病患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