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项“高压药物球囊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病变”临床试验龙华医院分中心启动

发布日期:2017-01-19 浏览次数:

血管外科讯 2017年1月10日,我院血管外科实施院内首例高压药物球囊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病变的临床试验手术。此次启动的临床试验项目是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金其庄教授团队牵头的中国首项,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手术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全国共有10家分中心,龙华医院是上海地区唯一的分中心。2016年11月30日,金其庄教授团队成功实施了该项临床研究的中国首例手术。

1月10日龙华医院项目启动会

医学知识链接

我院血管外科主任施娅雪介绍,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血透通路是他们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生命线。但没有一条血透通路可以维持终身,因此透析通路的建立和维护非常重要。

由于内膜增生引起的狭窄是血透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轻则导致血透流量不够,透析不充分,严重的在狭窄基础上可导致继发血栓形成,导致瘘管失功,无法正常透析。采用球囊扩张狭窄部位是国际上首选治疗方法,微创同时保留了可进行穿刺的珍贵的静脉资源,但是扩张后的再狭窄不可避免,如何延缓再狭窄的发生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药物涂层球囊是一种预防术后血管再狭窄的新技术,通过携带抑制内膜增生、抑制再狭窄的药物,在球囊扩张时将药物充分释放至狭窄部位的血管壁细胞,延缓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药物涂层球囊在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已证实其降低再狭窄发生的功效。我们也期望在降低血透通路再狭窄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该项研究的另一特点是试验球囊除了药物涂层这一特性,同时兼具高压特性,因为血透通路的狭窄病变往往需要较高的爆破压力,而一般的药物涂层球囊没有这一特性,可能无法打开狭窄病变,因此该球囊对血透通路的狭窄更有针对性,将会使更多的患者获益。不过由于是临床试验项目,并非所有狭窄病例都可入组治疗,对于病例选择有严格的规定,只限于自体动静脉瘘狭窄,年龄在18岁至75岁之间,并且为小于4厘米的病变。

我院血管外科作为国内一流的血透通路中心之一,在血透通路的建立及维护上有丰富的经验,涉及各类血透导管、自体动静脉瘘、人工血管动静脉瘘的建立及开放手术及介入治疗,为全国各地的疑难通路患者保驾护航。此次通过参与国内首项高压药物球囊治疗血透通路狭窄病变的临床研究,以期延长患者的透析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