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刘胜教授参加《解放日报》上海台北双城健康讲坛做主题演讲

发布日期:2015-11-19 浏览次数:

宣传处讯 首次飞跃海峡,担任上海台北双城交流活动的重要项目,11月18日下午,2015上海台北双城健康讲坛暨第26届解放健康讲坛在台北孙中山纪念堂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知名的环境、药理以及中西医专家亮相,共谈 “环境污染和我们的身体”。

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系教授沈世宏演讲了《雾霾及PM2.5来了往哪里逃》,表示空气中PM2.5每减少10微克,寿命会增加7个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胸外科教授陈海泉主讲《环境暴露与肺癌》,表示55岁前戒烟的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更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党委书记、乳腺科教授刘胜讲解了《环境污染与乳腺癌》,指出环境污染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台湾阳明大学药理学教授潘怀宗演讲了《饮用水污染与我们的健康,民众如何自保》,告知大众自来水才是最好的饮用水来源。

环境污染与乳腺癌

刘胜教授表示,化学环境的改变和乳腺癌的发生息息相关,譬如空气中的双酚类物质,如二恶英、有机农药等。研究中发现,对500类化学物质进行的动物性致癌的检测中发现,42种是和乳腺癌相关,包括汽油、燃料等其中的多个物质。刘胜教授指出乳腺癌的发生病因复杂,环境污染可能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一个相关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刘胜教授表示,经常食用不熟或半熟、过熟肉类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增加4.16倍,但这主要和生活习惯相关,偶尔食用并不会有太大关系。室内杀虫剂、有机溶剂的运用,对乳腺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因素,而蔬菜、豆类的摄入则是保护因素。

刘胜教授表示,已经患乳腺癌的患者,要少吃鸡、西洋参、蛋白、蜂皇浆等,可以适当喝一些红酒、茶和红色的蔬菜、水果,但需要适可而止。

研究发现,游泳、散步、郊游、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好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三到五个小时,或者每天半个小时,对于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十年的存活率是92%,如果少于每周1个小时,那十年存活率只有86%。“要注意,10%以上的增重会增加乳腺癌触发的风险;抑郁和焦虑会传导到内分泌系统,使发病率提高30%。”。

刘胜教授同时介绍运用中医智慧和“治未病”思想防治乳腺癌。在提问交流环节,刘胜教授解答观众提问的同时,现场还向大家演示教授养生保健操和耳穴疗法,来自台北市食品检验检疫部门的黄女士,在参馆时注意到解放健康讲坛的活动预告,抱着听听看的想法坐了进来,没想到这一坐就挪不开了。在刘胜教授的亲自按穴示范下,黄女士幸运地获邀上台,体验耳轮下方隆起处的“点穴”,感受来自祖国大陆传统中医的神奇与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