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肺病科承担的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通过验收

发布日期:2015-04-23 浏览次数:

肺病科讯 今年4月21日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发来批文,我院肺病科承担的“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方案研究通过验收。

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本课题完成18个月疗程的有效评价病例765例,通过对现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课题初步形成的中医药治疗方案能够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联合西医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痰菌转阴率可达到63.3%,比单纯西药治疗组提高9.2%。此外,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速肺部病灶吸收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为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十一五”结束时已初步建立了300余人参加的临床研究队伍,形成了中医药防治耐药肺结核协作网络和多中心交流平台,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青年业务骨干65名,研究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技术指标考核要求,验收委员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并给予肯定。

课题组从“十一五”开始承担国家专项课题已有近8年的时间,由于中医结核病学科整体发展滞后、该领域研究历史学术积累较少等原因,客观上给课题高水平成果产出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加上研究团队过于庞大且均是西医口单位(14个省市、17家子课题单位),课题组在“十一五”期间主要精力均投注在完善团队及运行机制上,课题中标之初,大学刘平副校长、蔡贞贞处长均对本课题实施表示过忧虑,从客观上实施难度太大。经过近10年的磨砺,在校领导及院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为课题实施提供了多方位的保障,依托龙华医院较好的资源平台,才使得课题组和本学科团队能够在一个健康、良性轨道上发展。

“十二五”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联合攻关团队,方案执行力方面达到比较好的水平,北京专家组中期稽查都给予了较好的评价,传染病专项专家组也对团队寄予较高的期待,也让课题组的信心不断增强。基于“十一五”的经验,“十二五”中标之初,课题组已经开始将成果表达、学科发展等综合能力提升与专项课题设计进行融合(证候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系统生物学研究等),争取在高质量完成专项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给学科留下高水平的学术资产。希望在“十二五”收官之年,较好的完成国家托付的任务,为医院、学校学科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