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讯 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成为地方政府和各个行业的重要任务。多年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将其当作医院科研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使我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上海市卫生系统独树一帜。
专兼结合,打造专业化管理队伍
知识产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很难开展工作。我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法律保护重点研究室,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办公位,常驻医院提供咨询和服务,成为医院的知识产权智库。以传统医药法律保护重点研究室人员为依托,设立了知识产权办公室,形成了一支科研、管理相融合,专、兼职人员相配套的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队伍。
参与立法,引领中医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向
我院深刻认识到要使中医药得到完善的产权保护,保护关口要前移,不但要善于运用现行政策法律,还要积极参与政策法律的研究和制定。
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立法项目中,基地知识产权办公室宋晓亭、刘春辉参与其中,并成为“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和“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两个子项目的具体承担者,相关信息获得上海文汇报的报道。
2010年,上海市研究制定《上海市加强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科研处安红梅副处长和基地知识产权办公室刘春辉、汤然之成为专家组骨干成员。该管理办法研究建立名中医经验保护名录及相关配套政策,我院28个名老中医工作室配合完成了保护名录的草稿,为立法调研提供决策信息。
我院参与国家和地方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的制定次数和参与程度,不但在上海市首屈一指,在国内同行业也不多见。
健全制度,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我们在认真学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精神和上海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临床基地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并配套一系列制度予以落实。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内部规章制度,明确科研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使得知识产权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我院先后制定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暂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利管理办法(暂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技术保密规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名、标识使用的规定(暂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研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和签署本院研究生、进修生保密协议,与医院制剂外加工单位签定保密协议,在员工手册中明确商业秘密保护的职责等。
成果转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社会应用
我们意识到,科技创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产权,关键是要进入市场并最终服务社会。
十二五期间,我院申请专利53项,其中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项、PCT国际申请专利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6项。取得新药临床研究批件1项,注册新药临床研究批文1项(含国家发明专利2项)。我院科技成果转让成绩喜人:2009年,190万(含国家发明专利2项);2010年,450万(含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580万(含国家发明专利1项)。
我院在2015年与和黄药业签订了新药开发战略合作协议,相信我院新药开发工作将有更大发展。
结语与展望
我院先后完成了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试点单位(首批)和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是产权示范单位建设工作(首批)。我院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工作绩效考核先进集体,科技处安红梅获得先进个人称号,还有3人成为“上海市卫生系统知识产权宣讲团”成员。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建设。建设期内,我院将紧紧围绕“专利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 专利战略制定与实施”、“ 专利数据库、预警平台”和“专利人才培养”四个方面,下大力气提高我院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和保护的能力。目前我院已经初步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结合我院实际专门定制的“专利数据库、预警平台”建设也即将进入收尾阶段投入试运行。届时欢迎我院广大职工积极使用,使专利数据库和预警平台在我院科技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我院将以上海市专利试点单位建设为契机,用知识产权之火,点燃我院知识创新的激情,将我院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更大的平台。谨以此文作为纪念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