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第九期暨2014年宣传培训讲座开讲

发布日期:2014-09-12 浏览次数:

宣传处讯 我院始终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科普传播,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职工开展科普工作的意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健康,2014年8月21日下午,我院举办了“《道德讲堂》第九期暨2014年宣传培训讲座”。本次讲座邀请到了SMG社教节目部副主任黄琤老师作题为“电视科普的精、气、神”的讲座,院党政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支部书记,各科室宣传通讯员及实习生等150余人参加。

讲座伊始,黄琤副主任就结合我院的中医特色,列出讲座提纲,中医治病强调人的“精、气、神”,开展电视科普工作同样注重“精、气、神”。她作为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名医大会诊》、《名医话养生》节目的负责人,列举了近两年来我院专家所参与制作的节目选题,并分析了其收视率。她认为科普工作首先要“精”,做到“精”在于“找对话题”。话题的来源主要为:节气、健康日、新闻热点、微信传言、科普文章等;话题的选择标准则要体现大众化的、有趣的以及反常识的(或者新知)特点。体现科普工作的“气”则在于“找好讲述方式”。从讲述结构上来讲,要做到术、道结合,详略得当,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也要有专业的解释,同时要避免视野狭窄。讲述的语言特征则要体现个性化,不宜平铺直叙,而要适当的应用“卖关子”、“摆噱头”等方式,经常使用问句,以增加参与性和互动性。她认为科普工作的“神”在于“找准兴奋点”,每次选题能要找到1-2个的兴奋点,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讲透做实。同时提醒大家,在科普选题设计过程中,不要片面地追求知识点的全面性、工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而要力求“记忆点”,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如何找准兴奋点方面,黄老师还通过大量的选题实例进行分析,让大家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黄琤副主任以一个资深电视科普专业工作者的视角,和与会者分享了她多年来从事电视科普工作积累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是触类旁通、有可借鉴性的,有利于我院的医务工作者将其应用到日常的中医药健康宣教、科普文章的撰写、开展中医药科普讲座等工作中,从而提高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