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务社工及志愿者服务基地联盟成立暨志愿者夏日音乐会举行

发布日期:2014-08-18 浏览次数:

医务社工部、宣传处讯 为了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及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切实发挥志愿服务在医院的强力支持作用,8月15日下午,在龙华医院举办了“心的承诺,爱的奉献??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务社工及志愿者服务基地联盟成立暨志愿者夏日音乐会”。出席会议的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朱惠蓉、市文明办活动创建处副处长丁小硕、市卫计委新闻宣传处副处长俞军、华山医院党委副书记耿道颖、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中医医院、普陀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党委副书记和社工部负责人,以及龙华医院党政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六家医院社工及志愿者代表,龙华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和家属也参加了本次音乐会。

在深化医改进入攻坚期,上海中医药大学系统附属医院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服务基地经相互交流学习,不断推进医务社工专业人才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基于此,在中医大朱惠蓉副书记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务社工及志愿者服务基地联盟。会上,市文明办丁小硕副处长、华山医院耿道颖副书记共同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务社工及志愿者服务基地联盟成立揭牌。

在不断探索医务社工发展道路的同时,联盟与高校联手合作共同打造专业化的服务队伍。会上,市卫计委俞军副处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工部陶思亮部长为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实践基地揭牌。接着,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务社工及志愿者服务基地联盟秘书长、龙华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赣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沈艺,共同签订医务社会工作教学实训基地合约,为今后医务社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沈艺书记在会上谈到,目前在医改的道路上,存在一些当初设计时未想到的问题,这些为医患关系划上鸿沟,但社会工作者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搭建医患和谐桥梁。因此,高校社工同学更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同时更少不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积累,而这一点是高校所不能给予的,她代表学院的党政领导恳请联盟单位的所有医院能敞开资源和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锤炼,也使得上海的社会工作专业走在全国最前列。

上海中医药大学朱惠蓉副书记在会上感谢上海市精神文明办、上海市卫计委包括上海医院协会、上海医务社工和志愿者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并指出,医改背景下志愿者和社工的服务模式具有深刻意义,世博后志愿精神深入人心,但对于社工还不太了解,希望通过联盟和高校合作,向广大医务人员、病员等普及,为病员提供人文关怀。同时我们的联盟也融合各单位好的做法,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专家意见,为加强队伍建设搭建一个有力平台。上海中医药大学是培养未来的医生,希望能从学生踏入校门第一天起就能深入学习人文、伦理等方面知识,以培养合格、受社会欢迎的医生。联盟与上海大学的合作能够使得社工走进高校医院为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这也是联盟目的所在。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提出更多的设想,为人类健康做出我们医护人员应做的贡献。

会上,大家欣赏了志愿者为大家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音乐会气氛和谐,让患者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忘记自己的病痛,舒缓治疗压力,为患者提供一个轻松而又丰富的住院生活。

音乐会节目单:

音乐会精彩瞬间:

本次音乐会不仅仅传达了每位志愿者对病人的关怀,更体现了医院在推进医务社工专业人才与志愿者队伍建设中,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为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提供人文关怀,从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