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讯 我院肾内科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下,进行了一项“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课题,研究过程历时三年,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提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形成了“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表明:中医益气活血化湿方案与激素加环磷酰胺方案均可有效的降低MN患者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但中药组在改善及保护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且无明显副作用。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三大肾脏病期刊之一《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Dec;62(6):1068-762012年IF5.294)。
“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源于“诸水肿满皆属于脾”、“土为水之制”、“湿易困脾”等中医经典理论,是陈以平教授率领课题组将肾脏病理诊断引入中医辨证论治后,对中医药治疗“水肿”病的一次理论内涵的探索与补充。本课题组在国内率先提出“膜性肾病肾小球基膜上皮细胞下弥漫的免疫复合物沉着当属中医理论中湿热胶着成瘀”的创新思维,并结合“诸水肿满皆属于脾”、“土为水之制”、“湿易困脾”等中医经典理论,提出了以益气活血化湿法为主治疗膜性肾病的创新理念。在陈以平教授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掘整理、提炼总结,并开展临床试验研究,对原有的“益气活血化湿”方案加以完善,并对完善后的“益气活血化湿”方案进行了临床的疗效观察,证实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我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即开始对“益气活血化湿”法治疗膜性肾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而且也在临床中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疗效的治疗方案,并曾完成中医综合方案治疗170例膜性肾病的回顾性研究。2008年,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资助下,我们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经过三年的临床观察,本课题组证实参芪膜肾颗粒有效率可达到79.99%%,且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激素+CTX方案相比,参芪膜肾颗粒在改善和保护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从而证实 “益气活血化湿”方案可以用于治疗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特发性膜性肾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这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大样本、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得的单纯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