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举行第六期与名中医面对面活动

发布日期:2014-01-23 浏览次数:

教学处讯 2013年12月26日中午,第六期“与名中医面对面”在我院行政楼八楼小会议室举行,马绍尧教授与20余名职工、中医学子共聚一堂,开展了主题为“《伤寒论》学习心得”的互动交流。

马绍尧教授是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班指导导师,长期从事皮肤病的临床诊治和学术研究,其带领的中医皮肤病科在医、教、研各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马老对中医四大经典颇有研究,尤其是《伤寒论》,在临床的诊疗中应用感悟颇多。

马老虽古稀之年,依旧精神抖擞,言谈风趣不减当年。在交流会上,马老分享了许多《伤寒论》学习心得:《伤寒论》为百方之祖,书中众多方剂组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对比性,得到了历代医家的应用和肯定,其古今注解就有400余家,如成无己、刘渡舟、程门雪等均对《伤寒论》批注,同时马老也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和临床应用心得。马老还对目前《伤寒论》研究的学术争议点,如三纲鼎立学说中提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分别对应“桂枝、麻黄、青龙”三纲的争议;小柴胡为和解方还是解表方的争议;对八纲辨证、六经辨证理论的争议等,马老均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观点,与在座的学子一一分享。

在谈到经方的临床应用中,马老列举了炙甘草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验效及适用范围;小儿牛皮癣初治时出现“面色苍白、双手发凉、容易出汗”三种症状予桂枝汤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皮肤病如何灵活运用中西药物的特点取效,也体现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诊疗特色。

马老丰富的《伤寒论》学习心得让在场的中医学子们折服,纷纷提问“如何研读和挑选中医经典书籍”、“如何选择医案进行阅读”等。马老就自身体会,推荐宋刻版的《伤寒论》、程门雪校长批注《伤寒歌括》及柯雪帆教授的《伤寒论发微》三本书,并推荐《临证指南医案》等医案供大家研读。

最后,对于读经典和医案的态度,马老告诫大家“尽信书不如无书”,应该做到“一看,二怀疑,三批判”,用心去体会,跟随老先生抄方也要多提问,勤思考,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