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讯 元旦伊始,连连攀升的急诊就诊人数不断在刷新历史记录,在考验着每一个急诊人。进入元月后,急诊天天满员,已连续两周就诊者“爆棚”。由于气温持续走低,从元旦假期至今,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为主的患者大量涌入急诊,急诊门诊、急诊病房及急诊ICU、输液中心全部爆满,随时有病人处在等待状态。面对挑战,急诊科启动应急预案,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加班加点,积极应对,全力以赴确保就诊秩序有条不紊,医疗安全无事故。
急诊,加班加点在一线。进入就诊高峰以来,急诊室里人山人海,预检台、挂号处、补液室、护士台处处排起长队,抢救室每天抢救20多人、补液室里近900人次输液,三楼补液中心添置了许多临时座椅,留观处摆满推床,病人呼叫的铃声“此起彼伏”,医护们更是“连轴转”,大家调侃地说:“急诊室好似一家战地医院”。
面对就诊压力,急诊科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并坚持加强班。急诊科方邦江主任更是身先士卒,每天早上7点刚过第一个来到急诊,并且节假日都到科室,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了解前一日急诊科运作情况和危重患者救助情况,进行当日各项工作的安排。每天晚饭后更是抽空来急诊科看一下,关心病患,安排急诊加强班,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正是在方主任敬业职守工作精神的带领与感召下,急诊科广大医护同舟共济,互相支持,战高峰,给力渡难关!前不久,孙丽华医生遇到一个“感冒”病人,其临床主诉与症状体征不相吻合,孙医师凭借多年心血管工作经验,及时发现了隐藏在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心梗,并工作到晚上11多种,终于化解了患者危机,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朱玲医生更是克服体弱生病,坚持急诊上班,没有叫苦叫累。急诊科一楼夜间只有一位医生,夜间有时会来5、6辆救护车,还有其他相对普通的急诊病人需要就诊。每当这时,急诊科3楼值二线班的俞志刚、杨捷等医生主动到楼下帮忙,保障每位就诊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他们常常要加班到1-2点钟。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让每个“急诊人”都感觉身心疲惫,但“病人第一”的服务理念让他们坚持着、全力配合着、互相帮助着、即使身体不适仍然不下火线。
抢救室、输液室的护士们来回奔跑的身影让患者感动不已。她们没有时间喝口水,没有时间上回厕所,更没有时间给家人打个电话。护士长以身作则,加班加点,与其他护士战斗在一线,输液、抢救、安抚病人,样样都干。ICU病人的增多让观察室、ICU护士的工作量翻番,她们不敢有一丝懈怠,随叫随到,没有一句怨言,让患者交口称赞。
患者还在持续增加,医者依然尽心尽责,所有“急诊人”表示:“我们会继续坚守岗位,认真工作,确保患者的医疗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