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严谨重实效,切实开展“顾氏外科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2013-12-24 浏览次数:

(龙华医院第十三届中医科技文化节陆金根教授讲座节选)

顾氏外科流派传承研究工作建设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和上海“流派传承研究基地”之一。

顾氏外科肇始于顾云岩,经过近百年的传承与发展,目前以“实力超强,全面秉承顾氏外科精髓”的第四代传人群体为中流砥柱,全面坚持可持续发展,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领域学术界的领军地位。第五代传承人,“优才、专才、全才”一应俱备,是新时期推进顾氏外科承上启下的枢纽群体。在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顾氏外科如今形成了疮疡、乳腺、肛肠、皮肤、急腹症等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完整传统中医外科学术体系和建制的临床学科。顾氏外科发展的历史流派态势可归纳为:起业于顾云岩,奠基于顾筱岩,腾飞于顾伯华,弘扬拓展于后学团队,顾氏流派辐射全国,誉满世界。

顾氏外科流派的门人遍布全国,南到广东,北至北京,西达广西,主要分布于上海及江浙地区,他们在从事的专业中坚持顾氏的学术思想,将顾氏的学术经验应用于临床。

顾氏外科的学术思想

顾氏外科的学术思想包括疮疡诊治首辨阴阳,疮疡初起以消为贵,注重部位辨证、尤重局部辨证,内外结合,择需施治。

顾氏外科的学术影响及拓展

顾氏外科的学术影响体现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5项,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1986),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7、2008),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0)等等。11人次任全国性一级中医药系列学会理事以上、全国性二级中医药系列学会专业分会主委、副主委或省级学会会长、副会长。主编国家规划教材6部,这些教材的主编都出自龙华医院。在2010年举办“振兴中医外科世博论坛暨顾伯华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顾氏外科疗法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顾氏外科核心团队

顾氏外科第四-六代传人形成了多学科交叉、老中青结合的团队,拥有研究人员总数38人,正高13名,副高12名,中级13名,博士14名,硕士13名,博导10名,硕导15名,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导师2名,全国老中医专家经验继承指导老师5名,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室导师4名,上海市名中医5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青年名中医5名。

开展顾氏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建设项目的意义

开展顾氏外科流派传承工作建设项目意义重大,可使流派的学术思想、医疗技能非但不失传,且更得以丰富、充实、提升,培育一批热衷于中医外科专业的人才、精英,形成新一轮的可担当的“顾氏外科流派学术团队”,为中医药尽善尽美地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充分发挥“流派”的优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