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处讯 与名中医面对面活动第三期于8月20日中午在我院行政楼八楼小会议室举行。此次活动特邀请施杞教授与我院20余名职工、研究生、住院规培医生互动交流,共同分享他的成长、成才和育才、树才的经历、经验。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早年师从石筱山、石幼山教授,系统地学习中医骨伤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施教授潜心临床数十载,兼顾教学、科研,医术精湛,誉满杏林,继承发展,开拓创新,成为我国骨伤学科带头人。
施教授用“3+1”来概括自己的职业生涯,即三个阶段和一个回归。第一个阶段“入门奠基”,讲述初进龙华医院,跟师临床,后陆续在瑞金、华山医院进修,建立起独特的中西医思维模式和熟练的临床实践能力,中西合璧,精益求精;第二个阶段“学以致用”,在龙华医院20年的临床生涯中,不断开拓创新,推动小儿骨伤科、骨伤科学术团队的不断发展,强调团队的“综合能量”的建立;第三阶段“开阔眼界,形成思路”,在进入上海市卫生局(现为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任副局长期间,分管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科教工作,提出了“一体二翼”的大鹏战略,将临床经验、理论传承、技术创新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后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后又反哺高校,担任大学校长期间重点抓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使“上海中医学院”成为全国首个更名为“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类院校。1998年以后“叶落归根,故土发芽”,从校长的岗位上退下,回归龙华医院,重点抓学科建设,成立脊柱病研究所,在提高学科临床技能的同时,传承石氏伤科流派,从基础研究着手,为学科建设提供平台,科研成果反哺临床水平提高。现在,作为脊柱病研究所的名誉所长,他做好“引路、铺路、养路”工作,不断发展、拓宽振兴之路。
施教授在讲述人生经历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龙华医院的感恩之情,同时也不忘告诫学子们对中医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对患者要“热心、细心、耐心”。在场的老师、同学们都聆神倾听,细录笔迹,并从施教授“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受到鼓舞。会后施杞教授与大家合影留念,并签名赠书。
“与名中医面对面”通过交流和互动的形式,将龙华医院名老中医的经验及精神展现出来,希望医院发展的道路上,能充分融合老者的经验、中年的智慧和青年的进取,将中医药事业的推向新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