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悼我院呼吸科老前辈邵长荣教授

发布日期:2013-09-24 浏览次数:

肺病科讯 9月4日凌晨,我院呼吸科老前辈邵长荣教授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9岁。9月8日下午,邵老遗体告别仪式暨追悼会在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参加追悼会的有邵老生前的亲朋家属、单位上级领导、同事、学生弟子、社会各界人士共200余人。追悼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退休办公室主任石德响主持。上海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发展办主任郑锦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致唁电,唁电中高度评价了邵老毕生献身于中医药事业,为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院肖臻院长代表医院致悼词,感谢邵老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及在医教研作出的贡献。邵老的离去是我院的重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我们龙医人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和学习邵长荣教授的优秀品质,为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贡献。我科张惠勇主任作为邵老学生弟子代表发言。

张主任在发言中特别提到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退休后,依然坚持在临床、科研、教学一线指导学生,每周要来医院2-3次,在工作室为学生解疑答惑,帮助后辈修改批阅文章,直至其走完生命最后2个月之前依然在看专家门诊,为病患解除痛苦。他还回忆到2008年科室在老先生既往工作的基础上,获得国家“十一五”传染病专项的全国联合攻关课题,负责国家“耐药肺结核中医药治疗方案”的研究,先生高兴之余,更多的是带着那种沉重的责任感一次次嘱咐我们:“国家这么大的科技攻关项目,我们要实事求是、稳扎稳打、不要急功近利,我们要对结核病患者负责、对中医负责。”并在后期十一五课题开展期间多次关心询问课题进展及临床反馈情况。2009年邵老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请编纂《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当时年事85岁高龄的老先生事必躬亲,逐字批阅修改,他手持放大镜伏案批阅的情景现在想起仍历历在目。老先生说:“写书是为了给后学者传递准确的信息、与同行进行真诚的交流,马虎不得,否则会误人子弟。”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邵长荣名老中医工作室”之际,老先生跟我们讲:“国家授予我们名头,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要把工作做实,否则只能是个空架子、纸老虎”。2012年又指导学生系统梳理了他从医60余年来从医及科研经验,编写出版了《邵长荣临床经验及科研历程》专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60年从医之路上,老先生作为研究生导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第一批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指导老师,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中西医专家。先生近60年的从医之路,严谨、仁爱、求真、务实的大医之心给我们晚辈树立了职业标杆,用他的整个人生画面给我们这些后学者讲述着“如何做一个职业医生、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如何做一个充满大爱的人”。

邵老,精诚大医也;邵老,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