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传处讯) 11月15日,我院在远志楼二楼举行了第十二届中医科技文化节开幕式,并邀请了上海广播电台主持人秦畅为大家作了“今天,如何与公众沟通”专题讲座。院领导,科主任、护士长、支部书记以及部分职工参加了该活动。
党委副书记李赣宣布我院以“质量服务和谐”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医科技文化节开幕,并向大家介绍了本届中医科技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希望本届中医科技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党委书记阮龙德主持了“今天,如何与公众沟通”的讲座。医务人员接触的对象是人,与人接触间必然涉及到沟通,而沟通是非常有讲究的,有效的沟通将会对医生的就诊过程以及病人的治疗效果起积极作用,相反,没有技巧的沟通在某些情况下将导致严重的医患矛盾,为此在当前医患纠纷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是相当有必要的。
秦畅老师对“沟通”这个词的概念作了详细的讲解,它属于心理学范畴,沟通的对象是人,沟通者与沟通对象要产生共情效应,期间有信息流动并且有互动的双向沟通。由于当今社会网络发展迅速,外加大部分患者受过教育的影响,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很多求医者会在去医院看病前针对自己的状况在网上查资料,之后就诊时询问医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患者对于医生的不信任,但是这种不信任是值得理解的,因为人们总是对于自身行业不同的人有不信任感。
秦老师用具体事例向大家说明了如何减少病患对于医生的不信任感,使医生和病患间保持良好关系。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面对之前不信任的人,让其推开信任之墙。医务人员该如何推开信任之墙呢?首先,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以人为本,病人至上;其次要学会倾听来自病患的批评,只有良好的态度才会赢得病患的信任,因为医生,教师,警察这三种职业是需要维护良心工作的。另外,要关注细节,比如说医生在为病人就诊时应该问候一句病患,以示尊重,也让病患感到欣慰;再如儿科医生在给孩子就诊需抚摸肚子时,可以把双手捂热了再摸肚子,让孩子避免因寒冷而感到不适,再者,医生可在抽屉里放一些玩具,让孩子消除紧张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际上体现了医务人员的医术、仁术,这是一位好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品质。因此,医务界应当重视病患,努力靠沟通为患者开启“信任”之墙,努力争做小环境中正能量的发布者,让医患之间保持和谐。
阮龙德书记在总结此次专题讲座时指出,秦畅老师从她自身的经验体会出发,让大家了解了沟通环境、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沟通的艺术技巧,为大家今后与病患沟通上了一堂精彩的课,在座的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