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悟 贵 州——记机关三支部“红色之旅”

发布日期:2011-06-20 浏览次数:

四月底我院机关三支部以学习和了解党的发展历史为主题组织党员去贵州体验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的第一站是息烽集中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那天阳光灿烂,我们却感受不到温暖。走进集中营的刹那间,扑面而来的是一阵凉意,阴冷逼仄的牢笼,无法直立和转身;即使经历时光的洗练,却依然潮湿的墙面,散发出当时复杂的味道,寒气逼人,直达心底。据讲解员介绍,牢笼冠名为“斋”,“斋”里的人被带到“猫洞”进行严刑逼供,在惨无人道的身心折磨下,没有一人背叛祖国。这是坚贞不摧的顽强革命精神在指引和支撑着每个受酷刑的中共党员。集中营关押了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黄显声将军、著名社会学家马寅初,还有“小萝卜头”等中共党员、爱国人士、先进青年共1220人。解放后,在“猫洞”挖出的白骨不计其数,洞穴之深无法想象,为避免山岩倒塌,不再挖掘,封洞。从息烽集中营出来,大家一路无言,看到的场景令人悲愤沉痛,看不到的想象让人心情压抑沉重。

红色之旅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遵义会议纪念馆。它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东侧,是为纪念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而筹建的,1953年筹建,1955年对外开放,是我国解放后第一批修建的革命纪念馆之一。站在会址门口,我们抬头、迈步、跨入,似拨开云雾,前途一片光明。纪念馆藏文物500余件、历史资料3978份、资料图书1426册,我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篇篇翔实的资料,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红军长征途中遭遇强敌,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同时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工农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为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我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感谢集中营的革命烈士,感谢遵义的这场会议,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水深火热中渴求生存的中国人民。让我们永远记住过去,更好地展望未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