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教授领衔的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发布日期:2011-05-19 浏览次数:

(科技处讯)4月27日上午,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主持会议。市领导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沈红光、杨雄、沈晓明等出席了会议。沈晓明副市长宣读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人员)的决定》。在会上,市领导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

我院施杞教授领衔的项目“平衡导引与手法在脊柱筋骨病防治中的应用”获得本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首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施杞、王拥军教授研究团队在继承上海石氏(石筱山先生,我院第一任伤科主任)、王氏(王子平先生,我院第一任伤科顾问)治疗筋骨病的经验基础上,通过临床试验和机理研究,创建了“整颈三步九法”、“十二字养生功”、“脊柱平衡手法”、“脊柱平衡导引术”等规范化方案和疗效评价技术参数,建立了“筋骨理论与治法”的学术思想体系,推动了临床应用,促进了学科发展。主要创新点包括:1.阐明了“筋骨系统”与“动静力系统”一致性的基本原理;2.提出并证明了“经脉痹阻、筋骨失衡、气血失和、脏腑失调”是脊柱筋骨病的基本病机;3.提出并证明了“筋骨并重、内外兼顾、局部与整体统一”是脊柱筋骨病防治的基本策略;4.提出并证明了“舒经理筋正骨、调和气血脏腑、恢复脊柱平衡”是脊柱筋骨病防治的基本法则。该项目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十二字养生功》光盘发行4000余张。“导引手法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技术”、“十二字养生功防治颈椎病技术”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和第四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69家医院推广应用,服务半径辐射到欧洲、美洲、东南亚10多个国家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我国南方地区逐步形成了看慢性颈腰椎疾病到我院的习惯。突显了中医手法和导引“简便验廉”的优势,一定程度解决了“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

同时,我院徐振晔教授领衔的项目“益气养精为主中医药分阶段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与机制探讨”获得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奖项的获得标志着我院中医骨伤、中医肿瘤两个优势学科在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发展,彰显了作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应有的学术地位,为我院学科内涵的提升做出新的贡献。

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坚持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推进科技创新,我们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加强研发基地建设,抓好重大前沿性项目;要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实现突破;要切实抓紧抓好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要把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作为重要任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率先取得突破,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