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早已心驰神往的韶山冲毛泽东故居,时值初春时节,天空下着濛濛细雨,路边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和红色的杜鹃,因为是周日,全国各地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辈,也不乏80后、90后,每人都是一脸的虔诚和敬仰。毛主席故居,依托青山,面临小塘,据当地人讲,前有照后有靠,是绝佳的风水宝地,这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坐南向北,环抱在郁郁青松和婆娑翠竹中,一派安详平静的田园风光。走近,土墙黑瓦,故居正中是供奉着神灵和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从故居大堂转过右厢房,可看到毛泽东的全家照。各间居室内均有木牌说明原为谁人所住,杂屋也都表明其用途,一应农具家什俱全。在毛泽东的卧室里,桌上摆着一盏油灯,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经常在这盏桐油灯下学习。十七岁时毛主席就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言壮语,外出求学,怀着救国救民和豪情壮志踏上革命的征程,为了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毛泽东的六位亲人,第一夫人杨开慧、大弟毛泽民、二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长子毛岸英和侄儿毛楚雄都相继牺牲,“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惟有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这些的声音至今仍振聋发聩,响遏行云。伫立在故居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激动之心难以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