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理论与治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通过专家组论证

发布日期:2010-05-18 浏览次数:

(脊柱病研究所讯) 4月13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承担,我院和脊柱病研究所具体建设的“筋骨理论与治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专家论证会在医院召开。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印杰教授到会指导,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谢建群教授、我院院长郑锦研究员、上海中医药大学施杞终身教授以及该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等出席了会议。

论证会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处许开宇副处长主持,专家组成员有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自尹院士、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根诚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及资源化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和兴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骨质疏松中心主任陈林教授、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童培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分子医学中心宋怀东主任、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康复医疗研究中心主任姜立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王维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防治骨关节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邓廉夫教授。

专家们听取了该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拥军教授建设任务的汇报,并就实验室近期、中期建设目标、建设规划、人才培养、开放机制、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专家组成员一致通过该实验室建设计划的论证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筋骨理论与治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性病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重点研究室(脊柱病理肾骨相关)、重点专病专科(颈椎病)、中医科研三级实验室(脊柱病理)以及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等为依托,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围绕慢性筋骨病这一重要科学问题,以中医药防治脊柱、骨关节筋骨病的理论与技术为研究方向,探索中医“筋骨痹痿”、“筋骨并重”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现代生物学本质,揭示筋骨病“从气血、脏腑论治”“从痹痿论治”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和临床指导意义,并带动中医药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学和中医骨伤科学的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

“筋骨理论与治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上海中医药大学,由龙华医院和脊柱病研究所共同建设,建设周期为2年,上海市教委将在政策配套、运行经费以及管理措施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建设期间予以仪器设备购置费不低于1000万元以及必要的运行经费;我院党政领导也十分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决定在建设期间予以相应的配套经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杰副主任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并希望“筋骨理论与治法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要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集中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要注重实验室的开放功能,为全国中医药科学研究服务,为进一步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奠定基础;要不断努力,围绕重大科学理论进行突破,引领学科发展。上海中医药大学谢建群书记对大学承担的重点实验室进行了介绍,强调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药技术发展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将会充分重视,给予各种配套支持。郑锦院长也代表医院感谢各级领导和来自各地专家的支持,并表示积极投入重点实验室建设过程,结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按期完成考核目标。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该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必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为提升中医学科研水平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