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华医院肝胆外科(普外科)成功地为一名年近古稀老人成功“拆弹”,摆脱了腹腔巨大肿瘤的困扰。手术顺利取出长达20cm,重达十多斤的肉瘤,拆除了“定时炸弹”和生命上的“顽石”。

肚子日渐增大,直至就医才发现事情不简单
近半月前,一位年近古稀之年的老人因患肺炎至我院急诊就诊。经检查,发现腹部长了一个直径达20cm的巨大肿瘤。进一步了解详情得知,老人几年前就觉察到腹部逐渐膨隆,犹如临盆的孕妇一般凸在身前。期间,双下肢也开始肿胀,如同橡皮腿。
日益膨隆的肚子令她苦不堪言,患者心、肺方面有基础疾病,心肺功能不佳,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加之瘤体内反复出血来院就诊。
风险层层叠加,“拆弹”困难重重
术前检查结果表明,这次手术的高风险和极大的难度。增强CT检查提示,这个巨大肿瘤已经填满整个腹腔,瘤体直径达到了20cm,瘤腔内出现明显的坏死和出血;部分小肠已和肿瘤长在了一起;肠系膜和后腹膜血管与肿瘤紧密贴合,有被侵犯的可能性,术前的检查很难辨认正常的解剖结构;髂血管被瘤体压迫,导致下肢回流障碍,出现双下肢肿胀。科室团队在顾宏刚主任的带领下几番讨论,判断肿瘤应该来源后腹膜。
这类肿瘤的切除风险极高。肿瘤丰富的血供使得切除过程中很难避免大出血;肿瘤压迫影响腹部血管和器官,如何在手术过程中处理成为一个难题;由于其巨大的瘤体导致腹压的增加,切除后腹内压的改变会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带来考验。鉴于手术的高风险和极大难度,邀请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和重症监护等多学科MDT会诊,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和精细的术前准备,并向医务处报备为重大疑难复杂危重患者。
2小时余,20cm,“庖丁解瘤”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在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的配合下,顾宏刚主任带领手术团队杨吉勇、谢金昆、梁丁孔等医生成功为患者完成手术。术中巨大瘤体为最大的挑战,肿瘤占据了整个腹腔,使得正常的解剖结构和血管无法暴露。团队展现了他们的出色技术和默契配合。小心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脏器间粘连,逐步游离出间隙,由于肿瘤的牵拉很容易导致术中低血压,术中通力协作,托起肿瘤,但又需避免过度的牵拉,这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术者充分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巧,在精细的操作下,他们谨慎解剖、步步为营,逐步将肿瘤和正常的组织结构、血管分离。最终,成功把“炸弹”拆除。术中无明显出血,手术顺利完成。
顾宏刚主任结合此病例分析指出:腹腔梭形细胞肉瘤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肿瘤,早期常无典型症状,通常以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由于腹腔间隙较大,故早期往往不易察觉。多数患者就诊时,肿瘤已相当巨大,这极大地增加了手术难度和风险。这一病例的成功治疗充分展现了我院医疗团队的专业素养、临床经验和团队的配合。同时,也提醒我们,面对健康问题时,应保持警惕,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早治,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