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感言: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袁灿兴,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帕金森氏病攻关协作组副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药学会脑病药物研究分会常委,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神经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抗癫痫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抗衰老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病分会常委。民盟上海中医药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委员。
他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及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等课题十余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其他奖项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收录10篇,主编著作4部。
袁灿兴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尤其注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的传承,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重点进行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吸取名老中医学术经验
加以整理提升推广
“徐灵胎目尽五千卷,叶天士学经十七师”是程门雪先生的座右铭,袁灿兴深以为然,只有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勤读古今名著,总结前人经验,才能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水平。袁灿兴早年师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专家陈汝兴教授,初步掌握了中西医结合诊治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后又拜师上海市名中医胡建华先生,并由其指引,上溯丁甘仁、程门雪、黄文东等先辈的学术,近年又拜师国医大师张震,出版了《胡建华学术经验撷英》《胡建华临证治验录》和《海派中医丁甘人内科流派·程门雪学术经验集》,并将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整合入龙华医院脑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推广运用,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得到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资助,在科研中提升和规范,取得较好的学术影响力。
把握疾病发生发展特点
分期论治帕金森病
随着对帕金森病研究的深入,发现虽然肝肾阴虚、阳动化风贯穿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始终,然而不同阶段也有其特点。早期症情尚轻,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则风阳上扰而震颤,或走于四肢,牵掣经络而举动不利、肢体拘挛,疾病进展迅速;中期一方面由于疾病的进展,另一反面由于长期使用西药出现的副作用(药毒),出现疗效衰退和多种运动并发症,药毒加之瘀毒”和“痰毒”,毒损脑窍,病更难治;疾病晚期,阴阳互根,阴损及阳,同时,毒邪伤正,导致阴阳俱虚,正气不足,从而生活不能自理,各种并发症如感染随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袁灿兴提出分期治疗帕金森病的理念,根据不同时期帕金森病的中医病理特点,早期滋阴平颤以延缓疾病进展,中期解毒平颤以防治运动并发症,晚期扶正平颤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病多参郁,临证治病亦疗心
袁灿兴认为病多参郁,在临证治疗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正如《丹溪心法.六郁》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之病,多生于郁”。袁灿兴认为神经精神疾病,或因郁致病,或久病多病后影响人的情绪,肝气的郁结,气机的运行不畅,直接导致了全身气血津液运行的异常,然后导致血瘀、痰凝、痰火等病理产物的出现,使病情复杂化,所谓因病致郁,或郁病更郁。如郁结不解,徒恃药石,其效难取。因此除辨证用药以外,心理疏导必不可少,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一人得病,阖家为之不安,袁灿兴强调医者要与家属配合协作,主动关心病人的心理疾苦,注意了解病人的郁结何在,加以劝慰,临证用药亦当注意气血流动,以求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