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跃毅

医者感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唯变所适,生机盎然。邓跃毅,我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丁氏内科流派徐嵩年基地主要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病理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医者感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唯变所适,生机盎然。


邓跃毅,我院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丁氏内科流派徐嵩年基地主要传承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病理三级实验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




攻关膜性肾病扩大学术影响

膜性肾病是一种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肾病,我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科奠基人之一、我院肾病科陈以平教授通过数十年的经验提出“益气活血,清热化湿法”治疗膜性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疗效,邓跃毅教授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资助下与陈以平教授共同开展了“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后可明显减少患者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肾功能,与对照的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组比较在保护肾功能上更有优势,且无毒副作用,2013年以共同通讯作者将该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肾脏病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这是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发表在国际主流医学杂志上的第一篇论文。

随着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免疫抑制剂对膜性肾病的长期预后改善不明显,临床上还有很多经过免疫抑制剂治疗而不能获得缓解的病人,邓跃毅教授对经过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难治性膜性肾病应用中医“健脾活血,升阳解毒”法进行了44例小样本临床研究取得了68%的有效率,2018年以此为基础获得了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在全国开展了多中心临床研究,根据我院已完成的100例难治性膜性肾病的统计表明,对此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膜性肾病,经中医药治疗后还有52%的有效率,其中13%的病人完全缓解。

邓跃毅教授牵头成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肾病综合征协作分组,编写了膜性肾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并在全国28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中进行推广,并入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出版中医治疗膜性肾病的专著,以难治性膜性肾病为特色,在全国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影响;2016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



钻研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和病情评估

IgA肾病作为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病,也是造成尿毒症的最主要疾病,邓跃毅教授于国家“十五”攻关期间就参加陈香美院士负责的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此后又牵头完成“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等多项课题,证实补肾通络中药颗粒可以起到激素治疗的减毒增效作用,减少尿蛋白,提高肾功能,并应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了个体化疗效评价,显著提高了病情评估的精确度,相关结果发表于国内外的权威期刊。

邓跃毅教授带领团队通过这些课题及上海市重点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经费的支持,已建立了生物样本库,定期留取血、尿样本,已有包括长期随访IgA肾病病人在内的3200多人,共留取肾组织、血、尿样本3万多份,为以后开展临床研究,长期服务病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与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写的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的临床指南等。邓跃毅教授以IgA肾病的这些研究结果,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4)。

中西医协同防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现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大意义。西医对糖尿病的降血糖治疗中有着靶点清晰,疗效确切的特点,但对糖尿病肾病这种复杂性疾病却治疗效果不佳。邓跃毅教授因此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疑难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预防、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研究。团队与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合作,每年赴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下基层对基层医师进行培训,以期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及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邓跃毅教授团队面向龙华医院中医医联体成员单位和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技术支持,共同建立行之有效的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邓跃毅教授以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多项研究为基础,获得了2018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2)。